中国骨关节炎防治认知白皮书节选

前段时间,搜狐健康频道发起了针对骨科高发疾病——骨关节炎防治的公众认知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编撰发布了首部基于网络调研的《中国骨关节炎防治认知白皮书》,用以提升公众和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以帮助大众及早发现病情,早期就诊和科学防治。

中国骨关节炎患者过亿超过半数将致残

  本次骨关节炎公众认知调研问卷共设计问题13题,内容涉及骨关节炎的疾病常识、诊断、治疗和药物选择等方面,由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关节炎工作组对问题的科学性和科普性进行指导和监督,问卷网络发布为期34天,共吸引余名网友参与,在调研参与者的构成方面男性占到62%,70%的被调者年龄超过40岁,71%调查参与者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调查题目中,超过60%的被调查者选择对骨关节炎非常了解。医院蒋青教授针对这一数据指出:“近20年间,我国关节疾病的发病人数不断攀升,其中骨关节炎是最常见的一种关节疾病。大众对于骨关节炎的认知或许存在偏差,但可以肯定的是,骨关节炎在日常生活中已经非常常见。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人中,就有一半以上的人患有该病。而由于年轻人运动不当外伤导致的骨关节炎也越来越常见,骨关节炎已经出现了低龄化的趋势”。

  骨关节炎(OA)又称退行性关节炎,是最常见的关节炎形式。该疾病是一种缓慢进展的致残性关节病。病因尚不明确,其发生与年龄、肥胖、炎症、创伤及遗传因素等有关。在针对骨关节炎发病原因的调查题目中,衰老退化、运动损伤、肥胖超重也是选择较多的选项,可见公众对骨关节炎存在一定的认知基础。

  运动量较大的青年人和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众骨关节炎十分常见,发病的核心病理学环节为关节软骨的破坏,以及由此引发的软骨下骨结构改变以及滑膜的慢性炎症,致残率高。医院沈彬教授指出,疼痛是骨关节炎最常见的症状,膝、髋关节尤为常见。早期为轻至中度间歇性钝痛,休息后可以缓解,以后发展为持续性、甚至撕裂样或针刺样疼痛,导致关节活动受限,关节功能障碍。关节疼痛可发生于活动时或活动后,严重时休息不能缓解,并可以出现夜间疼痛加剧。常于晨起或久坐后感觉关节活动不自如、僵硬粘着,活动后很快恢复,一般不超过30分钟。受累的关节可以有压痛、关节活动弹响、关节肿胀等症状。

骨关节炎综合治疗最关键强调早期干预

  调查中关于“您能接受的骨关节炎治疗方式是什么”,接近90%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保守治疗,包括外用膏药、针灸理疗、口服药物等。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大众普遍容易接受非手术保守治疗,这与国际上公认的治疗理念是相符的。

  医院姚振均教授解释道,现在骨关节炎治疗强调个体化和综合治疗,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取因人而异的措施。症状轻微的骨关节炎患者应注意减少患病关节的过度有害活动、减轻体重、注意保暖并使用手杖。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可进行理疗、按摩等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骨关节炎药物治疗主要分为控制症状药物和改善病情药物两类。对于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关节功能明显障碍者,有明显的关节畸形的可采取外科手术治疗。

  在骨关节炎的治疗药物方面,近四成被调查者认为氨基葡萄糖类药物对治疗骨关节炎的疗效最好,而传统的外用贴膏有效的比例仅为两成多。

  姚振均教授进一步指出,目前骨关节炎的药物治疗中,控制症状药物主要是口服非甾体类消炎药,改善病情药物最具代表性的是氨基葡萄糖类药物。氨基葡萄糖类药物因其卓越的安全性和独有的软骨保护作用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用于关节保健和关节炎的药物治疗,是该治疗领域使用最为广泛的药物之一。但需要指出的是氨基葡萄糖药品与氨糖保健品存在有效成分、含量、制剂质量水平、药代动力学特性以及临床有效性方面的差异。

  另外,调查结果显示,接近70%的被调查者不了解消炎镇痛药的服用方法。针对这点,姚振均教授强调,患者要特别注意口服镇痛药的合理用药问题,尤其是注意此类药物可导致胃肠道和心血管的不良反应。这类药物适用于短期控制严重的关节疼痛,并且需要根据患者自身情况严格评估风险后使用,不适用于患有消化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肾脏疾病的患者,不能够与同类药物配伍使用,不建议长期大剂量服用。

文章来源:凤凰网

点击识别以上







































北京治疗白癜风大概多少钱
北京看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cuwdh.com/cjzz/2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