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临床特点
"牛皮癣",这一顽固的皮肤病,仿佛冬日里不请自来的寒霜,偏爱在人体躯干与四肢的向阳之地——中医理论中的“阳面”,以及头部这片智慧之冠悄然蔓延,其踪迹鲜少侵扰面部这方圣洁之地,偶有数例,亦是极为罕见,犹如夜空中最亮的星,引人瞩目。其病程之长,影响之广,更有甚者,病势汹汹,席卷全身每一寸肌肤,让人不胜其扰。秋风起时,万物萧瑟,"牛皮癣"亦随之蠢蠢欲动,症状在寒冷季节尤为加剧,宛如寒风中摇曳的烛火,脆弱而坚韧。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却也有少数患者在这温暖季节里饱受煎熬,这背后,是体质阴阳平衡的微妙失衡在作祟。其皮损形态万千,宛如自然界的鬼斧神工:点状如星辰散落,钱币状似古币遗落,环状绕指柔,牡蛎状则显岁月沧桑,地图状更是错综复杂,引人遐想。受损肌肤之上,覆有一层细腻的银白鳞屑,轻抚之下,银屑纷飞,露出嫩粉基底,光泽诱人,边缘清晰,薄膜轻覆,偶有出血点隐现,犹如晨曦中的露珠,闪烁着不屈的光芒。更有甚者,病情复杂多变,如黄白色硬脂斑的点缀,似冬日霜雪,西医谓之“鳞屑”;关节受累者,疼痛难忍,宛如类风湿的孪生兄弟,让人步履维艰;脓疱型患者,一抓即破,继发感染,如临深渊;渗出型则如细流涓涓,湿疹样变,西医命名为“银屑病湿疹样变”;红皮型更是骇人,全身肌肤泛红如焰,瘙痒难耐,发热发痒,宛如猩红热之症再现,中医谓之“阳盛之体”,火热难耐。总而言之,牛皮癣以其独特的皮损形态与难以言喻的瘙痒,成为患者心中难以磨灭的痛楚,唯有深入了解其症状特点,方能精准施策,还患者一片健康肌肤的蓝天。(二)病因病机
深入探讨其病因病机,可谓错综复杂,交织着中医“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的深刻智慧与西医精神心理因素的现代视角。六淫之邪,如风、寒、暑、湿、燥、火,侵袭肌表,扰乱气血平衡;七情内伤,喜怒忧思悲恐惊,波动情绪,暗耗脏腑之气,尤以心肝为甚。此双重夹击之下,气血运行受阻,营卫失和,犹如河流受阻,水不流通,经络如同渠道淤塞,毛孔作为玄府之门,紧闭难开,失去了自然的透发与宣散功能。牛皮癣患者,常见汗出不畅或干脆无汗,毛孔仿佛被无形的枷锁束缚,皮肤因此失去养分润泽,内部湿气淤积不散,外则肌肤干燥如枯槁,形成独特的“内湿外燥”病理格局。湿邪缠绵于肌腠之间,不得外泄,化为瘙痒之源;外燥之肤,失却润泽,皮屑纷飞,皮损显现,犹如荒漠中的裂痕,诉说着身体的苦楚。依据中医“肺主皮毛,脾主运化水湿”的理论,皮毛之干燥,实乃肺气不宣,宣发失职;肌腠湿邪停滞,则责之脾运失健,水湿内停。而病程迁延,湿邪更可深潜,累及肝肾,肝肾同源,藏精生血,一旦受损,则气血生化无源,更添治疗之难。故而,治疗牛皮癣,需秉持中医整体观念,细致入微地审视每一位患者的内外环境,不仅要外治其表,更要内调其本,通过辨证施治,调和气血,疏通经络,恢复肺脾肝肾功能,使内外和谐,湿邪得去,燥气得润,皮损自消,恢复肌肤应有的光彩与活力。(三)辨证施治
1.风寒体虚
风寒是外因,体虚是内因,所以治疗上既要祛邪又要扶正。除了以上所讲的皮损特点外,患者还表现为风寒体虚的特点,故冬季发作较多见、较重,春夏季较轻。头部及上半身皮损较多,皮色为淡红色(说明无更多的热象),鳞屑较多,瘙痒较轻,舌苔薄白,脉略浮。
治疗原则为:辛温解表,润肺燥脾兼补气。
常用方剂为“人参败毒散”加味,水煎服。
我个人的体会:凡瘙痒严重,不用麻黄是不会见效的,其他皮肤病也是如此,所以我在治疗中常用麻黄这味药。
2.风热挟实型
此型相当于西医所说的银屑病发展期。此型皮肤发燥,腠理发湿,风热而挟实,其脉象浮而有力,皮损多在夏季较多,症状较重且反复发作,冬季则皮损减轻,皮疹色红,瘙痒严重,少汗或无汗,全身布满皮损,舌质比较红,舌苔黄,脉象浮而有力。
治疗原则:祛风清热,润肺燥脾兼泻实。
常用方剂为“防风通圣汤”加味,水煎服。
此方我们应该重视,它对于发展期的身体不虚的患者,疗效好,见效快。
3.津虚血燥型(阴虚内燥型)
此型的表现是新的皮损不断出现,旧的皮损还继续扩大,皮损鲜红,鳞屑较厚,皮肤干燥,奇痒难忍,舌边尖红,苔微黄,脉象弦数。
此型燥重于湿,治疗原则:养阴清热,凉血疏风。
常用方剂:“滋燥养营汤”加味,水煎服。
4.湿热蕴毒型
此型临床不多见,属于“银屑病”继发感染,甚至于感染化脓,或伴有渗出液,而且皮损糜烂,舌苔黄腻,脉象滑数。
此型湿甚于燥,治疗原则:清热解毒利湿。
常用方剂为“银花解毒汤”加减,水煎服。
5.肝肾阴虚型
此型为慢性静止型,较为难愈。皮损分布稀疏,病程较久,有的在10年以上,常伴有腰酸肢软,头晕耳鸣,有的还伴有低热、手足心发热,舌质发红,脉象弦细带数。
此型为病程日久影响到了肝肾,不单是肺和脾的问题了,所以治疗原则为:养阴润燥,调补肝肾。
常用方剂:“一贯煎”或“知柏地黄汤”加减。
我常说,学中医的在临床上辨证不要嫌其烦,嫌其复杂,越辨证的确切,针对性越强,效果就越明显,此型已影响到肝肾了,你还治肺、脾,效果就不明显了。所以作为一名医生,对每一位患者都要做细致、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6.冲任不调型
此型多见于妇女尤甚是妊娠期间,此型虽然不多,但应该重视。此型是因妊振期冲任失调所致,表现为妇女经治疗后皮损见轻或消失,产后皮损又出现,且伴有月经不调。
治疗原则:和血调整脾胃,兼助肾阳。
常用方为“四物汤”加味。
7.湿恋关节型
此型多因风燥伤卫,皮损未去,病程日久,内湿不得外泄而留恋在关节,所以此型多伴有全身关节疼痛,舌质较嫩(有湿气),脉滑数。此型虽然不多,但临床上有此类患者,我们也要分型分出来,这样治疗就比较具体了。
治疗原型:养阴利湿。
常用方剂为“麻杏薏甘汤”加味。此方虽简单,但效果很好,只要抓住“伴有关节疼痛,脉象偏数”的证型特点,即可用此方。
8.肝郁血滞型
此型也是病情发展的一个过程,我也把它列为一型,此型往往出现在“银屑病”治疗的后期,即恢复期。虽然皮损也消退了,瘙痒也停止了,自觉症状、他觉症状基本上都改善或痊愈了,但其皮色不净,灰紫黑的斑痕(色素沉着)滞留不退。
我们认为是肝郁血滞了,西医叫做“吸收”,就是老吸收不了,中医认为是内有肝郁而外现郁色,即有诸内形诸外了,有的1~2年不愈。
治疗原则:平肝疏郁活血。
常用方剂是“逍遥散”加味。
蝉蜕对皮肤的功能恢复相当好,因为它能促进皮肤新陈代谢。
以上是“银屑病”分的八个类型,看起来较为繁琐,但我认为辨清楚证型还是很有必要的,疗效也是比较满意的。
临床上治疗本病有时也用一些外用药,但不是以它为主,只是作为一种治标的方法。我常用的有一种药酒:生杜仲、百部、紫荆皮,用65°左右的白酒浸泡一周后,用脱脂棉蘸、浸涂患处,每日早晚两次。
(四)研治体会
在深入探讨银屑病的治疗体会时,我们不得不正视其顽固的病程与易复发的特性,这犹如一场漫长而复杂的战役,考验着医者与患者的耐心与智慧。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至今,我投身于这一领域的探索已逾十载,其间见证了无数患者从希望到失望,再到重拾信心的曲折历程。诚然,临床治愈虽非根治,却也是我们对抗这一顽疾的重要里程碑。银屑病之所以难以根绝,首要症结在于其病因的错综复杂,宛如迷雾笼罩的幽径,中医虽能窥见一斑,如内湿外燥之机理,却仍难触及全貌。我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