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行性骨关节病,又称为骨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
这种病症是由于关节的退行性变,即关节老化,导致关节软骨的磨损、破坏,以及关节周围的骨质增生。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中,特别是那些经常需要负重或者活动频繁的部位,如颈椎、腰椎、膝关节、髋关节等。
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主要表现包括:
1.关节疼痛及压痛:初期呈轻、中度间歇性隐痛,休息时会好转,活动后加重。晚期可能出现持续性疼痛,甚至夜间也会感到疼痛,关节局部有压痛。
2.关节僵硬:早晨起床时关节僵硬感明显,通常持续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很少超过半个小时。
3.关节肿大:多见于手部,可出现结节。部分膝关节可能出现骨赘形成或关节积液,导致关节肿大。
4.关节摩擦感:多见于膝关节,由于关节软骨破坏、关节面不平,活动时可有摩擦感或“咔嗒”声。
5.关节无力、活动障碍:由于关节疼痛、活动度下降、肌肉萎缩等因素,可能导致关节无力,行走时软腿或关节交锁,不能完全伸直或活动障碍。
预防退行性骨关节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调整生活方式: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严格戒烟戒酒,减少上下楼梯的次数,防止膝关节损伤等。
2.功能锻炼:适当进行散步、游泳等运动,增强关节肌力,改善关节功能。
3.积极治疗基础病:如有关节损伤、关节炎症性病变等疾病,医院采取正规的治疗措施。
对于退行性骨关节病的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同时,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以促进病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