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钟读论文踝关节旋后内收型骨折与关

前言

这是一篇发表在年7月份Injury上的文章,重点在于探讨踝关节旋后内收型骨折与关节炎和不良后果有关。

研究

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旋后内收(SAD)II度骨折和扭转踝关节损伤(TAI)之间的损伤特征、并发症和功能结局。步骤如下:

1.从例踝骨折患者选出符合条件的65名旋后内收II度损伤,所有患者急诊行闭合复位和夹板固定

2.7例SAD患者最初采用外固定架治疗

3.2例在确定ORIF后保留外固定架

4.其他病例主要采用标准的ORIF技术,单独使用螺钉固定和/或微型不锈钢内固定

研究

结果

1.II度SAD损伤占踝骨折的4.2%

2.平均年龄(37岁),术后浅表感染、深部感染和延迟愈合,发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2.5%

3.旋后内收型骨折发生创伤性踝关节炎的几率是其的两倍

4.肥胖患者产生踝关节骨折后可能使踝关节旋转型损伤后的平均得分更接近旋后内收型的得分

结论

旋后内收型损伤占所有踝关节骨折的4.2%,通过较高的能量机制发生在年轻的病人身上,并且更经常与多发性创伤相关。尽管80%的旋后内收型患者会出现创伤后关节炎,但二次手术并不常见,而且旋后内收型损伤后的功能结果与踝关节旋转型损伤没有区别。

*以上病例信息来源于“骨事奇谈工作室”,侵权必究。

踝关节骨折很常见,每年有-例/10万人。许多踝关节骨折可以非手术治疗;然而移位骨折则通过手术治疗以改善胫距关节的匹配和稳定性踝骨折。常用于分类系统有Danis–Weber、OTA/AO6、Lauge-Hansen分类系统。Lauge-Hansen系统中描述的4种损伤分别为旋后外旋、旋后内收、旋前外旋和旋前外展。




转载请注明:http://www.cuwdh.com/ysjk/148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