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宝妈:
医院的医生说我家妞膝外翻,建议做髋关节B超,怎么办?以后我家米宝不会是O型腿吧?!”
浙大儿院湖滨院区骨科主任叶文松:
“你确定是膝外翻?3个月大的孩子?”听完了米宝妈的描述,叶文松主任提出了质疑,“3个月大的孩子,我们一般不会诊断为膝外翻。在孩子学会走路之后,才能确诊这个疾病。根据上述描述和医院医生的建议,这个宝宝可能是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它的发病率在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一点五。”
专家介绍
姓名:叶文松
职称:副主任医师
职务:湖滨骨科负责人
对儿童各种骨折,不同年龄段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及脊柱侧弯等的诊断和治疗有深入研究。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一听如此复杂的名字,米宝妈紧张的神经又绷了起来。果然,生了娃后的宝妈,碰到娃的问题,处处都是“雷区”。
为了“排雷”,叶文松主任解释说,“1岁内是髋关节发育最快的时候,及早矫治,宝宝大部分可以恢复正常发育,并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效果好。”
什么是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髋关节。它是由股骨头与髋臼一起构成的关节,是下肢和躯干间最重要的联系部分,关系到身体承重和行走。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原来称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是指多因素导致宝宝出生时或在发育过程中髋关节发育异常。
新生儿期往往不易看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症状,但是,有以下症状时,宝爸宝妈要引起重视,医院做髋关节B超:
宝宝髋关节活动时,发出“咔嗒”声弹响;
一侧腿看起来比另一侧稍短;
两侧大腿或者臀部皮纹不对称;
给宝宝更换尿布时,发现一边的髋关节不如另一边伸展得开。
如果能在宝宝早期发现髋关节发育问题,通常采用支架固定就可治好;如果直到开始走路后才发现问题,会难治一些,可能需要用石膏固定髋关节或手术治疗。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需要尽早发现并治疗。不及时治疗,会给孩子留下终身残疾!1岁半前没搞定,可能就要做手术啦!
为什么宝宝髋关节发育不良?
“髋关节发育不良,是和发育有关的疾病,可能是基因遗传,可能是在妈妈子宫里的时候体位不好,也可能是受环境和激素水平的影响,总之,原因比较复杂。”叶文松主任说。
虽然,致病原因还不明确,宝爸宝妈的有些行为,却真的可能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蜡烛包”?NO!
我国民间有个传统习惯,在北方比较常见。老人们喜欢给刚出生的孩子用夹被、棉被裹得紧紧的,外面还要捆绑上两三道绳带,看上去好似一个“蜡烛包”。
这种束缚孩子手脚的作法并不可取。
如果让孩子直挺挺地躺在里面,不仅妨碍孩子的自由活动,还会影响孩子髋关节的发育。
两腿分开抱?YES!
抱宝宝的姿势不对,容易影响宝宝腿骨、骨盆的正常发育。
对于有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宝宝,尽量让他/她分腿骑坐,不要并腿紧抱,可以把他/她的腿分开,像小青蛙一样抱着。长期并腿抱容易发生髋脱位,进而造成髋关节发育不良。
踢腿运动?YES!
有些宝爸宝妈总是喜欢抱着,其实,让宝宝躺着多蹬蹬腿,对他/她的生长发育会有所帮助。
内容来源:浙江在线健康网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给我们点个赞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