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体式练习课堂上,无论私教课还是会员课,指导者帮助练习者的体式进行手法矫正是必不可少的操作。操作手法得当,不仅能帮练习者更精准有效地掌握好体式练习方法,而且能通过体式帮练习者身体得到更好地改善。那么瑜伽体式手法矫正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一、必备基本功:掌握体式指导者对每个体式的练习要点都要清晰,不仅自己能掌握体式练习技巧,也能帮练习者正确练习体式。每个人的身体状态不一样,不同的人练习同样的体式时,体式在身体中出现的感觉和效果会不一样,千篇一律的文字介绍是无法解决问题的。这就需要指导者通过自己身体的反复实践,在不同角度感觉瑜伽体式,甚至需要做出和练习者同样的形体动作来,发现体式对练习者本人发生了什么样的作用。哪些肌肉是僵硬紧张的,哪些肌肉有强烈的拉伸,关节是否调整正位?究竟哪里需要做出调整?自己实践的次数越多,思考的角度越全面,就能发现更多问题,以及拿出有效的方法来,在有限的时间里,帮练习者做出及时和确切的体式矫正。所以对于指导老师来讲,你一定要清楚:你是教别人练习体式的人,你要对每个体式能启动的肌肉和产生的作用,都能看得明白,对练习者的身体姿势观察到位。想做一位有解决问题能力的老师,可不是单凭会引导口令,自己会做体式就可以了。你所付出的努力是多方面的,包括身体的践行、头脑的思考、眼力的洞察,对发现的每一个问题,做到求知和求解,亲自参与动手实践。有经验的老师指导体式手法娴熟,利索直接,不拖泥带水,只要伸手就能让练习者找到适合自己的角度,把体式做到位,才会让身体舒展而且舒服。短时间内高效率解决问题,是平时下功夫的结果,偷懒,找捷径可不是好办法。二、必备修养:呵护练习者指导者一上来给练习者指导体式,要放下你想要的“成就感”或者“期待的效果”。比如想要练习者柔韧性快速提高,想看到你的练习者体式有很大进步,如果带着这些目的心去指导练习者做体式练习,你会更多地沉陷在个人的意愿里,而断开了和练习者的联结。在这种状况下,你是无法看到练习者身体状态,以及无法了解对方感觉的。甚至有可能做出冒险的行为,过激的动作来,导致练习者身体受伤。以下这些情况是必须避免的:1、强拉硬拽,强迫练习者开柔韧,不顾及练习者的身体感觉。近些年随着瑜伽市场的火爆,也听到了很多瑜伽练习时肌肉拉伤、韧带撕裂、膝关节损伤、腰椎受损等消息。而后很多对瑜伽不了解的人对瑜伽一通乱喷,说瑜伽是伤身体的运动。其实引起练习者受伤的不是瑜伽,而是练习者操之过急的行为,以及指导者盲目暴力的做法。瑜伽可不是柔韧的练习体操,而是通过瑜伽的练习能够让身体更柔韧。但前提是正确练习!2、不了解练习者的身体情况,做出不适合练习者的体式指导。比如练习者本身腰椎、颈椎不好,做一些后弯、前曲、扭转等涉及脊柱练习的体式一定要小心谨慎。如果你没有系统学习过瑜伽体式,以及不具备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能力,请你主动坦诚自己欠缺的东西,不要随便带练习者做体式训练。如果你对你的练习者身体状况不熟悉,你有必要和练习者进一步沟通,尤其年龄偏大,或者看上去精神和身体状态不好的练习者,要了解血压、心脑血管、有无患病史等问题,避免做出强度过大和不适合对方练习的体式。在个别体式练习前,要有清楚的警告。比如头部低于心脏的前曲体式或倒立体式不适合心脑血管不好、有眩晕症的人群练习。强度后弯,扭转体式不适合腰椎间盘突出的人群练习。犁式、鱼式等颈椎过度弯曲的体式不适合颈椎不适的人群练习。等等需要注意的问题,必须要讲清楚。这既是对练习者保护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cuwdh.com/hlff/15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