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救援队|普及户外安全与救援常识,为爱传播!
向支持户外安全公益事业的所有单位和个人致敬!
24小时公益救援
▎作者/来源:绿野救援▎编辑/校对/责任:深谈新媒体▎运营管理支持:深谈文化所有内容均为安全知识普及和正能量分享仅用于学习参考无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节脱位也称脱臼,是指构成关节的上下两个骨端失去了正常的位置,发生了错位。脱臼倒不是大毛病,只要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很快就可以恢复正常。
一般常发生脱臼的位置是肩关节脱位、肘关节脱位和下颌关节脱位,那么我们今天就分别来看看如何诊断和治疗!本期内容会比较难懂,了解下就行。
01.肩关节脱位
肩关节脱位在全身关节脱位中最常见。大多数患者肱骨头向前下移位(又称肩关节前脱位)。
脱位机制:多数为间接暴力所引起,如跌倒时上肢外展、外旋、后伸,手或肘着地传导暴力冲击,使肱骨头突破前关节囊而造成脱位。
脱位后可由于肱骨头的移位压迫而引起腋神经或臂神经丛的机能障碍。
脱位时常可伴有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亦可并发外科颈骨折。
诊断要点
?脱位时肩部机能丧失,弹性固定且有明显畸形。
?患者常以健侧手托着患侧前臂,肩部出现“方肩”畸形。
?受伤后早期原肩关节处有空虚感,在腋窝内可能触及肱骨头。如受伤时间过久可因肿胀而掩盖了这些症状。
?患侧肘部移贴胸壁时,患侧手掌不能同时达到对侧肩峰。
?观察三角肌有无收缩能力和三角肌区域内的感觉改变,以了解腋神经有无损伤。
?轻轻旋转患肢肘部,则肱骨头亦随之旋转;如肱骨头部不随之旋转,应怀疑合并骨折,如有骨擦音出现,则可确定为并发骨折。
治疗应即进行手法复位。常用有坐位复位法及卧位复位法。
?坐位复位法,患者取坐位进行下列复位手法。
a、肘关节屈曲,上臂轻度外展并向下牵引;
b、在维持牵引下将上臂逐渐外旋;
c、将上臂内收并推向上方;
d、上臂内旋并将患侧手置于对侧肩部。
?卧位复位法,患者仰卧,术者站于患肢的同侧,将一足置于患侧腋窝紧靠胸壁作支点,双手握患肢腕部,用力牵引逐渐内收,即可复位。
复位后处理
复位成功后,将患侧上臂内收、内旋、屈肘90度,置于胸前,用绷带和颈腕吊带固定三周,以后逐渐开始肩部活动的练习。
02.肘关节脱位
多由于滑跌时手臂旋后和过度伸直,掌心撑地所致。
因肘关节肱骨滑车面平滑,后面的关节囊薄弱,尺骨喙状突短小,故在肘部过度伸直时受到暴力,易使尺骨鹰嘴向后,肱骨下端向前脱出而发生后脱位。
诊断要点
?肘关节肿胀、疼痛、呈弹性固定于半伸屈位(度),失去正常功能。患者常用健侧的手托住伤侧的前臂。
?肘窝前隆突,亦可摸到肱骨下端。
?肘后脱出部特别高起,尺骨鹰嘴突出在肱骨后侧,桡骨头移向后下方,肘后三骨点(鹰嘴突和肱骨内、外上髁)失去正常关系。
?助手握住上臂的近侧,做持续的对抗牵引。
?术者一手握住腕部,沿前臂纵轴用力向远侧作持续牵引,用另一手矫正侧方移位。
?复位后轻柔地屈曲肘关节,敷消瘀止痛膏,屈时90度,用绷带悬吊前臂,消肿后即开始熏洗和功能锻炼。
03.下颌关节脱位
下颌关节脱位是下颌骨的髁状突越过关节结节,不能回复原位。其原因是关节结节过低和关节囊与关节韧带过于松弛所致。
常由于打呵欠或因大笑过分张口而致脱位,也有因叫喊时或受外力打击而引起。
诊断要点
?脱位后不能闭口、咀嚼,流涎,局部有疼痛。
?髁状突向前移位而突起,耳屏前有明显凹陷。
?若为单侧脱位,下颌偏向健侧;双侧脱位时,则下颌前突。
患者倚墙而坐,术者将两拇指缠上纱布,分别置于两侧下磨牙上,其余手指紧握下颌骨体部,然后用拇指将磨牙向下压,其余各指将下颌骨体部向上抬。
使髁状突下降至关节结节水平以下时,再将下颌轻轻推向后方复位复位后用绷带将下颌固定,1-2周内避免过分张口。
以上分享的内容与配图,仅供参考。如果诊断自己脱臼,在不确认如何恢复的情况下,医院接受正规治疗。
本文节选自《野外生存教程》
(个人编辑版)编著:西域雪狼
学习相关急救技能不晚,而受训和在家自学完全两个概念!培训过程会教你鉴别和判断急症,选择最有效救护方法,并且获证后会受到相关机构及法律的保护。
这里我们为你推荐美国心脏协会AHA-HS课程,报名详情请见下方推文。
AHA-HS国际急救员认证培训|北京7月11日、7月18日、7月25日、8月1日、8月8日、8月15日…
今天的急救常识就分享完了,如果你喜欢我们的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