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深耕培训班领域,独树一帜,无人能及。骶椎骨折,这一医学领域的话题,似乎并不陌生。骶椎,或称骶骨,是由5个椎体巧妙融合而成的结构,它上承L5椎体,下接尾椎,共同构成了我们身体的这一重要部分。骶骨的前上部隆起,形成了名为岬的突出部分,而其两侧则对称地分布着4对骶前孔。背侧中部,我们能看到骶正中嵴屹立其间,旁有骶中间嵴相辅,外侧则又有4对骶后孔环绕。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骶后孔与骶管相互贯通,允许骶神经的前、后支自由通行。而骶管的下端,则形成了名为骶管裂孔的结构,其两侧向下的突出部分被称为骶角。此外,骶骨外侧的耳状面与髋骨耳状面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骶髂关节。
骶骨骨折,这一情况并不罕见,它常与骨盆环损伤同时出现,但也有可能单独发生。在所有骨盆骨折中,骶骨骨折约占45%,多由交通事故中的高强度撞击或高空跌落等意外所致。了解正常骶椎的CT特征(如图A、B所示),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骶骨骨折具有重要意义。
受伤机制鉴别骶骨骨折可单独发生,也可与骨盆其他部位损伤同时出现。其受伤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横形骨折,通常由坠落或跌倒时骶尾骨直接着地所致;纵形骨折,这种骨折多与髂骨或耻骨骨折同时发生,常由车祸伤或高处坠落伤引起,受伤时下肢或骨盆侧方着地;粉碎性骨折,主要是由于直接严重的暴力作用于局部而引起,表现为星状或不规则状的粉碎性骨折;撕脱骨折,由于骶结节韧带在骶骨侧下缘附着点处撕脱所致,此类骨折有时易被漏诊。
与病理骨折的鉴别骶骨肿瘤较为常见,当受伤暴力轻微时发生骨折,应高度怀疑为病理性骨折。
症状和体征鉴别骶骨骨折后,患者常表现为骶骨区疼痛、肿胀和腰骶部活动受限,无法正常坐起。但这些症状缺乏特异性,难以通过临床表现明确诊断。因此,当怀疑存在骨折时,需进一步进行X线片或CT检查。查体时若出现骨盆分离挤压试验阳性,则应考虑存在骶骨骨折的可能。
影像学鉴别诊断常规X线片常难以发现骶骨骨折,尤其是对于移位不明显的骨折。因此,CT成为诊断骶骨骨折的有效方法。对于怀疑骶骨骨折的患者,即使X线片上无骨折征象,也应进行CT检查以明确诊断。
横形骨折的鉴别诊断骶椎横行骨折伴有错位时,骶骨X线侧位片可显示骨折征象。对于错位不明显的骨折,则需要依赖CT矢状面重建来明确诊断。同时,X线检查难以区分陈旧骨折与新鲜骨折,而CT检查则可明确区分。
骶椎陈旧骨折与可疑骨折的鉴别X线片(图3A、B)A.骶椎侧位X线片显示S4椎体前缘不光滑,提示可能存在骨折。B.示意图,辅助理解骨折形态。
2CT检查(图3C)C.CT矢状面重建显示S4椎体前缘皮质扭曲,这通常是由陈旧骨折所导致。
骶椎陈旧骨折与可疑骨折的鉴别纵形骨折的特点及影像学表现纵形骨折在X线下常因肠内容物及肠气的遮挡而大部分无法显影,但在CT的冠状面及轴面扫描中却能清晰可见。接下来,我们将通过骶椎纵行骨折的X线片与CT检查的对比,来详细了解这种骨折的特点及影像学表现。
骶椎纵行骨折的X线片与CT对比分析
X线片(图4A、B)A.骶椎正位X线片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骶骨发生的纵行骨折,其骨折线延伸至左侧骶孔。B.示意图,辅助理解骨折形态。
2CT检查(图4C、D)C、D.通过CT的冠状面重建及VR图像,我们可以更加详细地观察到,骶骨正位时左侧骶孔的不规则形态,这是纵形骨折的特征性表现。
骶椎骨折与无骨折的鉴别
X线片(图5A、B)A.在骶椎正位X线片上,由于肠气的遮挡,骶骨结构显示并不清晰,但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右侧耻骨上支的骨折。B.示意图,帮助理解骨折的形态和位置。
2CT检查(图5C)C.通过CT的轴面扫描,我们可以更加详细地观察到右侧骶骨翼的骨折情况,这是鉴别骶椎骨折与无骨折的重要依据。
粉碎性骨折的详细观察骶椎粉碎骨折的影像对比
X线片展示(图6A、B)A.骶椎侧位X线片清晰地显示出骶骨的骨质碎裂,断端位置明显错位。B.示意图辅助理解。
2CT扫描结果(图6CE)CE.CT的冠状面、矢状面重建以及轴面扫描,均揭示出S-2椎体及其附件的骨折情况,呈现粉碎状态,且断端错位明显。
3MR影像分析(图6FH)FH.MR的TIWI、T2WI、STIR序列显示,S2椎体及其附件骨质发生断裂,同时骶管也出现横断现象。
骶尾椎粉碎骨折的CT与MR分析
CT扫描结果(图7A、B)A、B.通过CT的冠状面和矢状面重建,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S5及尾椎体出现的粉碎性骨折,同时左侧第3骶孔边缘也发生了骨折。
2MR影像分析(图7C~E)C、D.MRI的TSE-TWI和TSE-T2WI序列扫描显示,S-4椎体并未出现异常。然而,E.MRI的STIR序列则揭示出S3椎体存在片状高信号,这表明可能存在骨挫伤,同时骶前软组织也出现了肿胀现象。
尾椎骨折尾椎,又称尾骨,是位于骶骨下端的骨结构,由3至4块尾骨融合而成。损伤类型主要包括尾骨骨折和骶尾关节脱位,其中远端骨片常因撞击而向前移位。
受伤机制尾椎骨折通常由直接暴力造成,例如坐位时摔倒导致尾骨直接撞击地面。
症状与体征尾椎骨折的主要症状是骶尾部疼痛,这种疼痛具有较高的诊断参考价值。严重的骨折可能影响直肠功能,导致排便困难,甚至可能影响女性的骨性产道。
影像学诊断X线片在诊断骶尾椎骨折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肠管内容物的影响,正位图像可能无法清晰显示骶椎下半部分及尾椎。然而,侧位图像对骶椎前缘皮质的显示较为理想,有助于诊断骨折线累及前缘皮质的错位情况。但对于错位不明显或涉及骶椎附件区的骨折,X线片可能无法准确诊断。此时,CT的矢状面和冠状面重建技术对骶骨骨折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尾椎骨折与可疑骨折的鉴别X线片(图9A、B)A.骶尾椎侧位X线片显示尾椎前屈角度增大,提示可能存在骨折。B.示意图,辅助理解尾椎骨折的特征。2 CT检查(图9C)C.CT矢状面重建图像显示尾椎体前缘游离,这是尾椎骨折的明确证据。
骶尾关节脱位骶尾关节脱位的X线片与CT对比 X线片(图0A、B)A.骶尾椎侧位X线片显示骶尾关节脱位,尾骨前移,这是诊断的重要依据。B.示意图,用于解释骶尾关节脱位的影像特征。2 CT检查(图0C)C.CT矢状面重建显示骶尾关节脱位,尾骨明显前移,并可见局部碎骨片影,进一步证实了诊断。
骶尾关节脱位的进一步检查CT检查(图A、B)A.尾2-3椎体间隙增宽,提示骶尾关节脱位。B.尾3椎体向前移位,这是骶尾关节脱位的重要表现。
2 MR检查(图C~E)C、D.MRI的TSE-TWI和TSE-T2WI序列显示,尾4椎体明显向前移位,进一步证实了骶尾关节脱位的诊断。E.MRI的STIR序列则清晰地展示了尾3椎体前移,并伴有局部软组织的肿胀。
要点小结:
骶尾椎骨折通常具有特定的受伤机制。骶椎骨折常因仰面滑倒时骶椎直接撞击地面所致,而尾椎骨折则多为坐倒时尾椎与地面直接碰撞造成。由于骶尾部与肠道内容物重叠,X线片在诊断骶尾骨骨折时可能漏诊,且难以区分新老骨折。相比之下,CT平扫结合重建图像能更清晰地展示骨折和脱位情况。当根据受伤史和临床症状高度怀疑骶尾椎骨折,但X线片和CT检查未发现异常时,MRI检查可提供进一步的诊断。MRI能够揭示骨折线、骨折周围骨髓及软组织的水肿情况,从而有助于鉴别新鲜与陈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