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损伤与康复第六章前臂与手腕部损

章节预告01PART前臂与手腕部损伤

1.1肱骨外上髁炎

肱骨外上髁炎,又名肘外侧疼痛综合症,俗称网球肘。以肘关节外侧疼痛,用力握拳及前臂作旋前伸肘动作(如绞毛巾、扫地等)时可加重,局部有多处压痛,而外观无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

(1)诊断

网球肘的诊断并不难,典型的物理检查就是不能拧毛巾,一般无需影像检查。

(2)处理

网球肘的处理方式有很多,通常采用综合治疗。

理疗、超声、针灸、火罐等,可参照常规处理。

在运动中,可延前臂伸肌群走向,利用肌贴适当助力保护。

拉伸,两个方向牵拉。

(3)网球肘拉伸视频

1.2肱骨内上髁炎

肱骨内上髁炎,又称学生肘、高尔夫球肘。肱骨内上髁是前臂屈肌及旋前圆肌肌腱附着处。经常用力屈肘屈腕及前臂旋前时,尺侧屈腕肌处于紧张收缩状态,从而易使其肌腱的附着点发生急性扭伤或慢性劳损。与网球肘症状类似,痛点不一样,但诊断与处理思路基本一致。(1)诊断内上髁处出现局部肿胀和压痛,前臂旋前、腕关节背伸、肘关节伸直时可引起局部疼痛加剧。(2)处理诊断与处理思路基本一致。(3)高尔夫球肘拉伸视频1.3前臂骨折

前臂骨折在运动场的训练及比赛中,并不多见。

(1)诊断:

一般检查:

望诊:水肿明显,可见畸形。

问诊:暴力对抗、摔跤史。

触诊:局部按压疼痛,扪及骨折断端。

物理检查:

肘关节和腕关节活动明显受限。

医学影像检查:

可以确诊。

(2)处理:现场固定。PRICE原则。术后常规理疗。1.4腕部损伤

运动场上,腕部常常容易引起扭伤,最常见的是腕部的桡侧(大鱼际)和尺侧(小鱼际)。

(1)诊断一般检查:望诊:一般无明显改变,严重扭伤者可见水肿。问诊:有扭伤史。触诊:桡侧扭伤,疼痛或不明显;尺侧扭伤,疼痛比较明显。物理检查:桡侧损伤时,嘱伤者患侧四指握住拇指,向尺侧屈曲,无法完成、疼痛异常表示桡侧腕损伤。尺侧损伤时,嘱伤者活动腕关节,一般会有疼痛感。(2)处理现场处理:加压冰敷,15-20分钟一次,间隔1小时再冰敷;绑扎使患侧手部放松。贴扎:放松腕部肌群,抑制肿胀。尺侧的三角骨与豌豆骨在损伤中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小错位,因此可以用拇指、食指及中指指腹固定住两块骨头,做各个方向的被动活动。此外,针刺也会起到比较好的效果。(如下图,蓝色和绿色标记处为两凹陷,分别是腕骨穴和阳谷穴。)1.5指间关节脱位指间关节脱位,主要有背屈畸形(手指朝手背面弯曲)和左右两侧畸形(手指偏向内侧或外侧),两种情况亦可同时出现。(1)诊断一般检查:望诊:手指明显畸形。问诊:手指暴力对抗史。触诊:按压疼痛。物理检查:关节呈梭形肿胀、疼痛、自动伸屈活动受限。(2)处理指间关节复位:患者取坐位,操作者一手固定患者掌部、另一手握患者末节,先顺畸形拔伸牵引,然后用拇指推指骨基底部向前方,同时食指托顶指骨头向背侧,逐渐屈指间关节即可复位。指间关节固定:复位后固定处理。1.6肌腱损伤

肌腱损伤,运动中由于肌肉猛力收缩,造成肌腱起止部分撕裂或断裂的现象。

(1)诊断一般检查:望诊:红肿异常,可见拇指屈曲样。问诊:暴力对抗史、扭伤史。触诊:关节处水肿明显,按压疼痛。物理检查:屈曲可完成,无法控制其伸直。

医学影像检查:

可以确诊。

(2)处理PRICE原则,争取尽快手术。

术后常规理疗,注意关节的活动度康复(比较痛),避免关节粘连。

1.7掌骨骨折

运动场上,踩踏容易造成掌骨骨折或者骨裂,骨裂较骨折多见。

(1)诊断一般检查:望诊:水肿明显,或可见畸形。问诊:暴力对抗史、踩踏史。触诊:按压疼痛,延掌骨或可扪及断端。物理检查:若伤者大鱼际处疼痛难忍,水肿明显,无法活动,可高度怀疑骨折。

医学影像检查:

可以确诊。

(2)处理高度怀疑骨折时先现场固定,避免掌骨进一步错位。(下图为第一掌骨骨折胶布固定方法)1.8指甲断裂或脱落(1)诊断断裂程度。是否出血。疼痛程度。(2)处理指甲断裂或脱落多合并出血,先止血,待流血止住后,清洗消毒伤口,包扎伤口。当指甲断裂或脱落在甲板时,流血易止住;当指甲断裂或脱落发生在甲根部(上图蓝色区域),伤者非常疼痛,且流血不易止住,此时可尝试在指两侧加压止血(上图红色区域)。

若指甲小部分松动脱落,可将指甲保留,覆盖保护;若指甲已大部分脱落,可将指甲摘除,再覆盖保护。

指甲断裂或脱落后生长恢复期较长,因此需每日消毒,更换敷料。注意保持干燥,避免感染。

02PART本章教学PPT

提示:可以上下调节右侧滚动条阅览全章PPT。

03PART教学团队

吴卫兵,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体育学院运动防护教学团队负责人,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访问学者,教育部校园足球运动损伤防护与康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运动损伤防护、运动心肺康复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黄强民,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擅长肌筋膜触发点疼痛诊疗技术、疼痛理疗技术和各种疑难顽固性疼痛的诊断与治疗,以及各类运动损伤的诊断、治疗和康复,主编运动损伤与康复相关教材。

吴伟,博士生,讲师,中医针灸专业师承人员,中国橄榄球协会一级队医,长期从事竞技体育医疗保障工作。担任上海橄榄球队队医,第二届青运会组委会巡视督导,江苏省运动会扬州市筹委会首席专家助理,广东省运会肇庆市筹委会首席专家助理。

侯希贺,博士生,讲师,上海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育学校队医,长期从事竞技体育医疗保障工作,教育部校园足球运动损伤防护与康复委员会青委会主任,曾担任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队医、中国特奥足球队队医、国家青年中长跑队队医。

毛雅芸,硕士,实验教师,开展运动急救与损伤防护课程实践教学和辅助教学工作,以及负责课程在线教学正常运行的保障和维护工作。

END

▼往期精彩回顾▼

运动损伤康复

第五章上臂与肘部损伤

运动损伤与康复

番外篇外出比赛运动防护

运动损伤与康复

第四章肩部损伤

运动损伤与康复

第三章运动损伤处理

运动损伤与康复

第二章运动损伤诊断

运动损伤与康复

第一章运动损伤与康复总论

课程推荐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损伤与康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uwdh.com/fbyy/137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