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骨性关节炎是指关节软骨出现原发性或继发性退行性改变,并伴有软骨下骨质增生,从而使关节逐渐被破坏及产生畸形,影响膝关节功能的一种退行性疾病。骸骨下疼痛,可有摩擦感,上下楼梯或坐位起立时明显。关节肿胀积液可自行消退,又反复发作。关节活动减少,疼痛加重,关节出现僵硬、不稳、屈伸活动范围减少的现象。病情逐渐发展可产生骨缘增大,出现内翻或外翻畸形
膝骨性关节炎属中医“痹病”“骨痹”范畴,其发生常与劳伤、行走过多或跑跳跌撞等因素有关。病位在膝部筋骨,属本虚标实之证。基本病机是气血瘀滞,筋骨失养
[辨证要点]
主症膝关节疼痛及活动功能障碍
寒湿证:膝关节冷痛肿胀,遇寒加重,得温则减。舌质淡,苔白滑,脉沉迟。
瘀血证:膝关节疼痛剧烈,痛如针刺,痛处固定不移,夜间加重,伴有外伤史。舌质紫或有瘀斑,脉涩暗,
肝肾亏虚:膝关节痛势隐隐,喜揉喜按,劳则加重。舌淡,脉细
1.基本治疗
治法通经活络,壮骨止痛。取局部穴位为主。主穴膝眼梁丘阳陵泉血海阿是穴大杼
配穴寒湿证配腰阳关;瘀血证配膈俞;肝肾亏虚配肝俞、肾俞、气海。
方义膝眼、梁丘、阳陵泉、血海、阿是穴属于膝关节局部的穴位,可疏通局部气血,通经活络止痛;且阳陵泉乃筋会,可舒筋通络止痛;骨会大杼,可壮骨止痛,以治其本。
订阅解锁TA的全部专属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