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关节骨折与脱位
医院
骨科主任医师张长青
导读
本次课程中,来自医院的张长青主任就“腕关节骨折与脱位”为我们做了详细的介绍。主要内容包括:腕骨及腕关节的应用解剖、腕骨骨折与腕关节脱位的影像学特点和诊断、腕骨骨折的分型和治疗、腕关节脱位的分型和治疗等方面。重点:舟状骨骨折、月骨周围脱位的诊断及治疗为本节重点。Part1腕骨及腕关节的应用解剖
舟状骨解剖特点
细长,腰部位于两排腕骨之间(腰部骨折时断端剪力很大);血供经舟骨结节和腰部进入(近1/3骨折容易发生缺血性坏死,血供少,骨折愈合时通常无骨痂)。月骨解剖特点
半月形,掌侧宽,背侧窄;活动度很大(腕关节极度背伸时易脱位);四周均为关节面(5个关节面);血供仅来自于掌、背侧韧带附着处(同时损伤时会发生缺血坏死)。钩骨解剖特点
楔形,远端与4、5掌骨基底部相关节;屈肌支持带附着于钩骨钩(易导致骨折移位);钩骨钩尺侧为尺神经深支(骨折时可能损伤)。腕关节动力学特点
近排腕骨(前臂与远排腕骨间的枢纽、通过舟、月、三角骨间的运动适应腕关节位置、控制腕关节的活动及力量传递);远排腕骨(与掌骨基底部紧密相连构成腕掌关节、活动度较小,有30°-40°屈伸活动度、舟骨桥接两排腕骨,稳定腕中关节)。腕关节的韧带
背侧、掌侧、骨间韧带--保持稳定性。腕部神经
骨折、脱位时可能损伤。Part2腕骨骨折与腕关节脱位的影像学特点和诊断
舟状骨骨折
跌倒时腕部着地致过度背伸和桡偏;腕关节桡侧疼痛;鼻咽窝压痛;舟骨挤压试验阳性。(有上述表现均应怀疑舟骨骨折)舟状骨骨折影像学特点
拍摄舟状骨4个投照位,正位(尺偏)、侧位、45°双斜位;骨折线有时难以发现;10-14天复查x线可发现隐匿骨折;CT确诊;MRI有助于早期发现隐匿性骨折。舟状骨骨折示意图三角骨骨折
腕关节强力背伸、尺偏时,尺骨茎突,撞击三角骨背侧所致;侧位片可见游离骨片;可合并月骨周围脱位。钩骨骨折
钩骨体骨折少见,常合并4、5腕掌关节脱位;钩骨钩骨折常见,直接暴力或腕横韧带牵拉;伤后手掌基底部尺侧半位置不明确的深部疼痛;钩骨钩或尺背侧压痛,尺神经症状;腕管位、旋后45°斜位;CT确诊。月骨周围脱位-骨折脱位
高能暴力导致的腕关节过伸、尺偏及旋后损伤;腕部肿胀、压痛;可能存在正中神经症状。X线上可见月骨向前移位,舟骨和3三角骨在位,容易漏诊;侧位片是关键:桡骨、月骨、头状骨失去正常对位关系(正常时其轴线接近为一条直线)。月骨周围脱位-骨折脱位示意图
Part3腕骨骨折的分型和治疗
01
舟骨骨折的分型和治疗
舟骨骨折的分型
根据骨折部位,远1/3骨折、腰部骨折、近1/3骨折(极易坏死)
根据骨折线方向,水平斜形、横行、垂直斜形(容易骨不连)
舟骨骨折的治疗
无位移骨折:石膏固定(腕关节旋前、桡偏、背伸、拇指外展)
经皮螺钉内固定(恢复快,避免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位移骨折: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近端骨折,背侧入路
腰部骨折或远端骨折,掌侧入路
骨缺损,自体骨植骨(取自桡骨茎突)
02
舟骨骨不连的治疗
植骨术:髂骨、桡骨茎突;带血管蒂骨移植。
03
三角骨骨折的治疗
背侧骨折石膏制动4-6周;长期残存疼痛时骨片切除;掌侧撕脱骨折,修复月-三角韧带复合体。Part4腕关节脱位的分型和治疗
月骨周围脱位的分型
小弓区损伤:单纯韧带损伤大弓区损伤:不同方向暴力导致的合并骨折如舟骨(最常见)、头状骨、钩骨、桡骨茎突等月骨周围脱位的治疗
闭合复位(旋后牵引、背伸腕关节、推挤月骨、复位后屈腕)+石膏外固定(短臂石膏托固定于轻度屈腕位,包括拇指)
经皮穿针固定(屈曲尺偏固定桡月、背伸腕关节背伸桡、偏固定周月、取出第一枚克氏针)+石膏外固定6周
切开复位内固定(背侧切口,克氏针固定)
总结
本节课程要掌握正常腕关节的临床解剖特点,掌握舟状骨骨折的诊断及治疗及掌握月骨周围脱位的诊断及治疗。下期预告
软组织肿瘤
——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视频课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