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肩关节半脱位:
肩关节半脱位在我们康复科的患者中发生率是比较高的,多发生于脑卒中的早期,尤其是整个上肢处于弛缓性瘫痪时,开始坐或站时,常由于重力的作用而发生。
那么,一旦发生肩关节半脱位,该用什么方法纠正呢?
1、应保持肩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这些活动不但包括肩胛骨和上肢的被动活动,还涉及床上运动,或向椅子上转移以及卧位与坐位的姿势摆放。
2、应加强肩关节周围稳定肌群的活动及张力。可以通过患臂负重的活动,通过对关节的挤压,反射性地刺激肌肉的活动。如患者取坐位,患侧上肢肘关节伸直,腕关节背伸,患手放在臀部水平略外侧,然后让躯体向患侧倾斜,利用患者体重使患肢各关节受压及负重;或者患臂保持伸向前,通过患侧手掌向肩的方向做快速、反复的挤压,让患者保持手伸向前方,防止肩后缩。
3、矫正肩胛骨的姿势。可运用那些运动躯干近端的活动,以解除肩胛骨远端的痉挛状态。如偏瘫侧翻身、患侧上肢负重、向两侧重心转移、活动肩胛骨等。
二、肩手综合征:
肩手综合征的原因较复杂,不能简单地把原因全部归咎于运动功能丧失或手臂的被动体位。
在肩手综合征早期,只要一出现水肿、疼痛、运动受限时,就立即给予治疗,效果最佳。即使在数月之后,如果有炎症反应、急性疼痛和水肿,治疗仍有效。
那么对于肩手综合征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
1、体位摆放
无论患者处于何种体位,均要注意良肢位的摆放,避免长时间手下垂。坐位时,其上肢要置于前面的桌子上。为了预防肩关节后缩和保证患者的舒适度,卧位时可在肩下垫一枕头。医院内活动时,应在轮椅上放一桌板,并将患肢置于桌板上予以支撑,保证患者的手不悬垂在一边。
2、避免腕屈曲
为改善静脉回流,防止掌指关节持久地处于伸位,腕关节保持背伸很重要。如果患者患手肿胀明显,可采用上翘夹板使腕关节保持背伸位,以利于静脉回流。
3、压迫性向心缠绕
对肿胀的手指可采用向心性压迫缠绕法,通常是用直径1-2mm的线由远端向近端缠绕手指,缠绕开始于指甲处,并作一小环,然后快速有力地缠绕至指根部不能缠绕为止,缠完后立即从指端绳环处迅速拉开缠绕的线绳。从拇指开始,每个手指都缠一遍,最后缠绕手掌。
4、被动运动
小心地进行肩关节的被动运动可以防止出现肩痛,手和手指的被动活动也应该非常轻柔,不应引起疼痛。在手水肿时,治疗量要适当控制,在患者仰卧位,上肢上举有利于静脉回流的情况下进行活动。
5、主动运动
治疗中尽可能让患者做主动运动,即使手完全瘫痪,也应结合有主动功能的肌肉进行锻炼。例如让患者仰卧,上肢保持上举,往往能刺激伸肘肌活动。肌肉收缩为减轻水肿提供了良好的泵的作用。任何可以刺激患肢功能恢复的活动,特别是抓握活动,都可以应用,如在家属帮助下拧毛巾,抓握木棒再放松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疼痛和水肿消除之前,不做伸肘负重练习,任何能诱发疼痛的活动和体位都应避免。水肿减退,疼痛减轻后肩关节活动度会很快恢复。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讲的关于“肩关节半脱位和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治疗”,具体到临床每个病人的情况都不尽相同,所以切莫随意的相互模仿患者之间的训练方法,应在医生和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适合自己的康复训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