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带突肉芽肿是喉部的良性外生型炎性病变,典型病变生长于杓状软骨声带突,可以发生于单侧或双侧。目前声带突肉芽肿的病理生理尚不明确。
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王燕、周涛等医生,近期于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上发表了《环杓侧肌内注射肉毒毒素A治疗声带突肉芽肿》一文,文章探讨了肉毒毒素在治疗难治性声带突肉芽肿方面的疗效。
目的
探讨肉毒毒素在治疗难治性声带突肉芽肿方面的疗效
患者基本情况
两例患者均无插管史,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80mg)、抗组胺H2受体药物(雷尼替丁mg)治疗、嗓音治疗、手术切除肉芽肿的同时进行了病灶内注射激素治疗后,仍然复发。
肉毒毒素注射方法
两例患者在门诊经皮穿刺环杓侧肌内注射肉毒毒素。
方法
肌电图引导定位确认环杓侧肌,针尖经皮肤偏中线约0.5cm穿过环甲膜,进一步向甲杓肌的侧后方、略下方进针,嘱患者发/i/音,声带内收时,肌电图显示起始电活动增加,随即减少,从而确定针头在环杓侧肌内,而不是在甲杓肌内(甲杓肌通常表现为持续放电);每侧环杓侧肌内注射肉毒毒素3.75U。
后期辅助治疗
随后患者继续之前的嗓音治疗和抗反流治疗。
治疗效果评估
术后每例患者平均有5天的轻度气息声,之后,患者声嘶改善。无吸入性肺炎或吞咽障碍,随访3~6个月,肉芽肿无复发。
总结
在反流已控制、嗓音治疗失败后,可考虑肉毒毒素环杓侧肌注射治疗肉芽肿,注射前应该对环杓侧肌和杓间肌的功能进行评估,以确定最佳注射肌肉。
与甲杓肌注射相比,环杓侧肌注射解决了肌肉功能不平衡的根本问题,同时减少了发声困难。
参考文献:
王燕,周涛,环杓侧肌内注射肉毒毒素A治疗声带突肉芽肿[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7(2):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