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理疗科
摘要目的:观察微波理疗对上肢骨折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66例,分为微波组35例,对照组3例。在制动期,微波组即接受微波综合康复理疗(包括微波理疗、肌肉等长收缩训练、关节被动运动等),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康复措施。运用上肢功能测定箱(SHEF)与日常生活能力(ADL)进行功能评定。
结果:微波组上肢各项综合功能评定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结论:早期微波康复理疗对促进骨折后肢体功能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微波康复、日常生活活动、骨折
骨关节损伤的诊断、治疗均不困难,但治疗效果往往不够理想,主要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康复理疗意识,特别是制动期间缺乏早期康复措施。我们进行了临床观察,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66例,其中肱骨颈骨折并肩关节脱位0例,肱骨干骨折9例,肱骨髁上骨折9例,尺骨骨折3例,尺桡骨双骨折2例,肘关节脱位3例。微波组35例,男23例,女2例;年龄平均32岁;左上肢功能障碍22例,右上肢功能障碍3例;病程平均09例。对照组3例,男2例,女例;年龄平均38岁;左上肢功能障碍9例,右上肢功能障碍2例;病程平均7天。患者经骨科处理后平均经3个月的临床观察,分为制动期与功能恢复期。在制动期,微波组即接受综合康复理疗,对照组只作骨科术后护理,不行康复处理。制动去除后,两组治疗相同。
制动期的微波综合康复:、尽可能消作水肿,采用南京产微波治疗机,理疗探头置于损伤区上方距离3-5cm,功率5-25W,每日次,5分钟;由专业治疗师对整个肢体进行向心按摩,每天2次,手法要轻柔,防止造成新的损伤;抬高患肢,远端高于近端,近端高于心脏平面。2、未制动关节保持生理活动范围,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主动或被动运动,重复5-6次/关节,每天2次,最好在实施前局部进行透热治疗;微波照射,距离5cm,功率5W,每日2次,每次0分钟。3、肌肉等长收缩训练:患肢保持原固定,利用握力器全力使整个上肢肌肉收缩,持续3-0秒,每天2-3次,每次0-20次,注意活动中不应引起疼痛。4、心理治疗:反复向患者强调各种治疗措施是整个功能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成,调动患者主动参与意识。
评定着重于整个肢体的综合性运动功能,采用日本的上肢功能评定箱(SHEF),利用该器具全套0种规定动作,根据动作完成的速度和准确性进行计分。对日常生活动能力进行评定,主要包括进食、穿衣、修饰、洗澡等活动。由医师和治疗师各名共同完成,每个疗程评定次,直到出院。两组评定结果见附表。
结果和讨论
两组患者在骨科处理后上肢整功能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过近似的制动与功能恢复期后,其功能活动均有明显进步(P<0.0),微波组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见附表
附表骨关节损伤患者上肢功能评定结果
组别
SHEF
ADL
微波组治疗前
2.23±9.03
6.22±0.04
汉疗后
75.96±2.68
90.3±2.0
对照组治疗前
20.4±7.
59.0±9.5
治疗后
55.70±8.34
73.59±0.63
骨关节损伤的治疗,一般均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各种形式的制动期。由于制动可带来关节囊、韧带、肌肉等组织的形态结构、生物化学、生物力学的改变,所以除损伤外,制动所带来的一系列病理改变使功能恢复更加困难。正常关节制动4周,将发生相当程序挛缩,而受伤关节制动2周,就会导致缔组织纤维融合,关节运动功能丧失。卧床周,肌力下降20%,肌肉出现废用性萎缩。所以,早期康复非常重要,对骨关节损伤患者功能恢复具有积极作用。观察证明,微波组上肢整体功能恢复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因为早期积极消除水肿,促进血液循环有重要意义,如果肢体肿胀不及时处理,持续超过-2周,必然加重局部粘连,限制功能活动。消肿是整个治疗中的重要环节,配合深部微波透热治疗可软化、松解粘连,减轻疼痛,使关节的主动与被动运动等长收缩训练可缓肌肉萎缩,促进骨折端紧密接触,克服分离趋势,同时使大脑始终保持对肌肉等长收缩练习,可改善静脉、淋巴瘀滞,减轻由于损伤造成的反应性水肿或肢全体位造成的坠积性水肿,防止关节及肌肉之间的粘连,有效地增加本体感觉神经冲动的输入,改善运动控制,为功能训练提供有利时机和条件。
总之,只在条件允许应尽早开展微波康复理疗训练,消除水肿,维持关节活动范围,防止肌肉萎缩,促进整体功能的恢复。
4例关节功能障碍的微波理疗康复
医院
本组因制动导致关节功能障碍患者4例,男2例,女2例。年龄最小岁,最大45岁,肘关节外伤3例,腕关节例;病程最短周,最长3个月;多经过常规口服药及理疗欠佳转入我科。
、微波治疗:采用南京产微波理疗机,频率MHz,输出功率5~25W,脉冲理疗输出方式,患处治疗每次5分钟。
2、调制中频电疗:使用北京产神经肌肉治疗仪,载波频率Hz,调制频率00Hz,波形为斜波,治疗时采用4×6.5cm2的长方形电极置于患区,电流强度国耐受量(约50W),每次20分钟。
3、手法复位:电疗结束后即刻进行手法复位,将患肘置于垫衬物上,掌面向上,垫衬物高约8cm,术者双手分别置于患肢腕部及上臂近端,近端为固定点,腕部为着力点,用力加压腕部使患肢分别作伸及屈肘动作,一般用力3~5kg至患者自主伸屈肘极限时再增加~3度,每个动作分别训练5~0min,治疗结束~2h,将麝香壮骨膏、扶它林或英太膏贴于患处。上述治疗每日次,0天为疗程。
4例患者经平均5周的治疗,结果3例完全恢复正常,例因单纯手法复位时用力过猛,复位范围过大导致尺骨鹰嘴骨折,复位失败。
制动导致关节的功能障碍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微波治疗具有温热作用,利用这种作用减少结缔组织纤维的数量,减轻粘连,改善病区的血液循环,促进代谢,增加软组织的弹性;低频调制中频电流可以引起明显的震颤,电流量使肌肉发生明显的收缩,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手法复位是一种强制性操作方法,可以明显减轻粘连和僵直,扩大关节活动度,但操作不当可造成新的骨折或软组织撕裂伤,本文例困手法过猛而导致治疗失败,故每次治疗的角度与力度必须适中,以防意外;英太膏凝胶或扶它林软膏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消炎及镇痛作用,在治疗间歇期间可以巩固疗效。
所以功能障碍患者以微波为主的综合治疗可缩短恢复期,提高疗效。
微波治疗急慢性炎症46例监床观察医院
微波治疗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我们46例急慢性炎症患者进行重点观察,总结如下:
一般资料
46例中,男22例,女24例;年龄6-69岁,发病时间周内7例、-2周例、2周以上8例。病各选择:鼻窦炎、乳腺炎等急性炎症34例;滑膜炎等慢性炎症2例。其中经抗菌素或外科处置未愈者30例。急性炎症局部改变为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包括伤口感染);慢性炎症主要表现为疼痛、功能障碍等。
所用机器:采用南京产微波康复理疗机,频率兆赫(波长2.5厘米),圆形辐射器,裸露照射。
剂量:根据急慢性炎症和病变部位、病变大小,分别采用20-40W;急性炎症多为小剂量,慢性炎症剂量较大,每次治疗时间8-5分钟,每次治疗一次。
疗效判定标准:痊愈为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显效为症状及体征大部分消失;好转为症状减轻,体征部分消失;无效为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46例中痊愈占7.7%,显效5.2%,好转0.9%,无效2.2%。
典型病例介绍
巴XX,女,25岁,右腹股沟疖肿两周,局部曾用鱼石脂膏贴敷一直未愈,于95年9月5日来我科治疗,当时检查疖肿2×4.5cm2大小,局部红、肿、热、痛;无脉动,影响走路,第一次微波治疗后疼痛减轻,第二次治疗后炎症局限,共治疗五次痊愈。
刘X,女,45岁,阑尾切除术后伤口感染83天,该例因身体过胖腹部伤口延迟愈合,每天有少量黄色液体渗出,创缘外翻,脂肪层约5-6cm,表面创口3.5cm,呈锥形,创口不新鲜,表面有脓样分泌物(脂肪液化),微波治疗三次创口变鲜,分泌物变为血性,治疗5次后伤口疼痛明显减轻,伤口深3.5cm,明显变浅,第0次治疗后伤口深0.8cm,创口接近愈合,共治疗4例痊愈。
田XX,男,70岁,右小腿丹毒三天,发病后一直用抗菌毒治疗未见好转,因剧烈疼痛来我科治疗,检查右小腿侧面红、肿、热、压痛,红肿边界可见,但已不甚清楚。微波治疗一次后疼痛明显减轻,三次治疗后小腿局部红肿已消退,治疗一周痊愈。
张XX,女,25岁,左中指外伤后五天。外科换药治疗一直未愈,X光检查发现左中指第二节外骨折,检查左手指显示肿胀,第二指关节及远端上皮均脱落,表面有脓苔覆盖,曾经用外科治疗,感染未能控制,经三次微波治疗后手指疼痛明显减轻,6次治疗,手指肿胀明显减轻,伤口上部已干燥结痂,0次治疗后,伤口完全愈合,并同时促进了骨折愈合。
几点体会
()通过46例急慢炎症临床治疗,证明微波治疗具有消炎、消肿、止痛,促进伤口使命作用。
(2)该微波治疗机与德国BOSCH型微波治疗对急慢性炎症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相似。
(3)该机性能稳定、微波场分布均匀、输出剂量准确可靠;计时采用数字显示,准确清晰,操作方便。
(4)治疗中未发现副作用。
疗效观察
病种
例数
痊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平均治疗次数
急性乳腺炎
3
3
3.5
肋软骨炎
2
2
8.5
丹毒
3
3
5.4
跟腱炎
7
滑膜炎
3
软组织挫伤
2
2
4.5
腱鞘炎
2
7
静脉炎
4
3
7.3
甲沟炎
3
3
5
足背烫伤感染
9
疖肿
4
4
5.7
伤口感染伴骨折
2
2
4.5
术后伤口感染
0
8
2
8.3
合计
38
27
7
3
微波治疗对手术切口愈合作用00例观察报告医院
[摘要]我院应用微波手术治疗机选择剖腹产术后患者00例进行伤口表面照射治疗,并选择同样条件的术后患者00例作为对照组(如年龄胎次、合并症等相同的病例)。两组比较结果有明显差异。照射组伤口I期愈合率99%,对照组伤口I期愈合率9%,在照射间患者反应良好,主动要求照射,普遍感觉伤口周围温热、止痛,临床观察具有消炎、消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强伤口愈合的功能。
资料和方法
选择方法相同的剖腹产术后患者例,00例采用微波照射,另00例作为对照组。照射功率为30~40W。方法:病人或医生持微波探头在包扎伤口上,来回移动,以病人感觉温热为宜,每次照射5分钟,每日一次,4~7次为一疗程,多数病例在术后8小时开始照射,至拆线日治疗约4~7次。
结果
剖腹术后照射微波,患者主述感觉良好,伤口局部温热,有止痛作用,由于疼痛减轻,故能促使早期活动、早期排气、早期恢复食欲,以至达到体质恢复,两组比较,照射伤口I期愈合率99%,II期愈合率%,对照组I期愈合率9%,II期愈合率9%,结果说明照射组远比对照组效果好,两组相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见下表:
剖腹产照射组与对照组伤口愈合率比较表
病例数
功率(W)
时间(分)
I期愈合%
II期愈合%
照射组
00
30~40
5~20
99
对照组
00
9
9
典型病例及临床小结介绍
剖腹产手术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很多,如产前破水、产前感染、腹壁水肿、腹壁过厚、咳嗽、严重贫血,以及包括由农村转人经当地多次治疗而未加消毒的病例,成对的分别选人照射组和对照组。结果表明经过微波治疗脚一组伤口I期愈合率高。
(一)典型病例
下面介绍几例术后已经感染的病例经微波治疗后痊愈的典型病例。
例l,张××住院号,早破水,宫口开在5cm,曾作阴道检查一次,剖腹产前体温
37.7℃,白血球20/mm3,手术后用微波治疗4次,伤口I期愈合。
例2,张×住院号,早破水,行剖腹产术,术后两天换药发现伤口红、肿硬,开始微波治疗5次,红肿消退,局部变软,6天拆线时伤口A期愈合。
例3,李×住院号,王×,乔×等例未进行微波照射的,术后6天拆线发现伤口有硬结,压疼,局部有炎症表现,经微波治疗4~6次,伤口变软,消肿,压疼消失,健康出院。另外两例伤口溢出液化脂肪组织,将液体挤出,蝶形橡皮背粘伤口,给于微波治疗6次,伤口I期愈合。
例4,郑××剖腹产术后5天,左下肢深部静脉炎,红肿热痛,全腿增粗明显,疼痛难忍呻吟不休,再次住院治疗。住院期间给消炎药物外,于当日进行微波照射,两日后明显好转,疼痛减轻,肿胀渐消退,炎症被控制,照射5次已近痊愈,出院门诊治疗。
(二)临床观察小结
l、微波具有明显的温热、止痛作用
在患者开始接受治疗时有些顾虑,当照射片刻之后,她会告诉大夫伤口疼痛减轻了,伤口周围热乎乎地很舒服、很好。微波有止痛作用,故有利于患者早期床上翻身、四肢活动、提前下床,这样可防止腹腔粘连,增加食欲,有利于伤口愈合
2、微波具有明显的消肿作用
在00例照射组有8例妊娠中毒症,这些产妇的腹壁都有不同程度的水肿,有的很严重,如桔皮又厚又硬,经微波治疗后很快消肿,局部干燥、无伤口裂开的现象,说明微波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也具有很好的调节组织吸收,增进愈合作用。
3、微波具有明显的消炎作用
在00例照射病例中,无一例化脓伤口,病人当中有早破水、贫血及产前感染的,其中感染病例占20例,经微波照射全部伤口A期愈合。
4、微波照射提高了伤口A期愈合率,大量减少抗生素的用量。从而加速了病床的周转率,这样可大大减少病人的住院日期及经济负担。
5、该机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性能稳定、使用期间未发现有任何副作用。
微波治疗机治疗效果明显,操作简便、易行、患者感觉良好,很受欢迎,适于推广,应用于临床。
微波并药物治疗肺感染肺功能康复的临床研究医院康复理疗科
摘要:
目的:探讨微波并药物治疗肺感染对肺功能康复的影响。
方法:95例肺感染患者(主要为支气管肺炎和大叶性肺炎)分3组,分别给予微波、药物及两者综合治疗,治疗0天后,统计分析临床治疗肺功能康复情况。
结果:综合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康复效果均显著优于单纯微波与药物治疗组(P<O.0)。微波与药物治疗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O.05),但对肺功能康复情况,前者明显优于后者(P<0.05)。
结论:微波并药物治疗肺感染有较好的疗效,且利于肺功能的康复,其中微波治疗对肺功能的康复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综合疗法微波支气管肺炎肺炎大叶性呼吸功能试验治疗结果
微波配合药物治疗肺感染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我们通过对95例肺感染患者进行分组对照治疗,探讨微波、药物及两者综合治疗肺感染对肺功能康复的影响。
资料和方法
经过对患者的主要症状、体征、血液和胸部Ⅹ线片与肺功能检查,诊断为肺感染(主要为支气管肺炎和大叶性肺炎),95例患者均无肺气肿及支气管扩张指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种、病程、病情等情况分3组进行对照治疗,各组情况基本相同,经统计学处理各组上述情况差异均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分组患者一般情况见表。
表肺感染患者一般情况
组别
例数
男
女
平均年龄(岁)
病程
平均体温(度)
肺功能(例数)
大叶性肺炎(例数)
支气管
肺炎
(例数)
≤7
>7
正常
限制性
阻塞性
混合性
A
48
26
22
5.96
3
7
37.4
5
9
8
26
20
28
B
50
29
2
54.37
34
6
37.29
6
0
6
28
23
27
C
97
59
38
56.2
62
35
37.2
0
7
3
57
44
53
A组(单纯微波)采用南京产微波理疗机治疗,波长2.0cm,频率MHz,最大输出功率00w。患者仰卧位,取适当理疗探头于病灶区上方,间隙5-6cm,每日次,20分钟,0次为l疗程。症状偏重者口服退热药物,并对症辅以镇咳、祛疾、“清热解毒”的中药。B组(单纯药物治疗),治疗时视病情对症选用抗生素静脉滴注,一般细菌性感染采用毒霉素或先锋霉素等药物,病毒性感染采用双黄连粉针剂及病毒唑等药物治疗,高体温患者药物降温治疗,同时对症辅以中药口服止咳、祛疚。C组则采用上述两种方法进行综合治疗,即在每次药物治疗后再行微波治疗,经l疗程治疗后,对患者的症状、体征及Ⅹ线片和肺功能检查,对比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痊愈: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X线片示炎性浸润消失,肺功能大致正常;显效: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X线片示炎性浸涧区明显缩小,肺功能显著提高;好转: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X线片示病灶局限,肺功能有所提高;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改善,X线片示炎性浸润无变化,肺功能无改善。
结果
经l疗程治疗后,采用Ridit法对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发现,C组疗效优于其他两组,u=3.53和,P<0.0,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A组和B组临床疗效比较,u=O.93,P>0.05,差异无显著性(表2)。治疗而95例患者均进行肺功能检查,肺功能不正常74例,占总数的89.2%治疗后其康复情况见表3。
表2各组肺感染患者治疗结果
组别
例数
%
痊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痊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A
6
7
0
5
33
35
2
0
B
20
8
9
3
40
36
8
6
C
56
34
5
2
58
35
5
2
表3肺感染治疗后肺功能各项平均提高值(□±s)
项目
A组(43例)实测值
B组(44例)实测值
C组(87例)实测值
q值
A:C
B:C
A:B
肺活量(ml)
±37
±29
±43
5.4
8.36
3.8
用力肺活量(ml)
±35
±32
0±34
4.77
8.52
3.23
每秒通气量(ml)
±3
±34
86±39
4.34
5.42
0.90
每分最大通气量(L)
3.47±2.28
22.70±2.7
33.44±.74
0.96
5.3
3.73
对治疗后肺功能各项实测值的平均提高值进行q检验发现,C组的肺功能康复效果明显优于B组,两组所测四项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C组肺功能各指标的平均提高位均高于A组,肺活量、用力肺活量的每秒通气量比铰,P<O.0,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而最大通气量两组问差异无显著性(P>O.05),因该项指标分别经上述两种治疗后的平均提高值均已近于正常值,说明该两种疗法对肺功能该项指标均有显著的疗效。因此从总体上讲,综合治疗(C组)康复效果明显优于毕纯微波组,单纯微波组(A组)比药物(B组)的康复效果显著,肺活量、用力肺活量和最大通气量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
讨论
在抗感染的过程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微波能提高机体免疫系统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机能,有报道,20分钟微热量脉冲微波是最有效的作用时间。单纯微波疗法的有效率为90%,以及其与药物治疗在临床上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由于微波能够增强肺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因此一方面可以加速组织的修复过程,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局部组织的药物浓度,从而有机地将多种生物学效应叠加,起到增效作用,综合治疗的显著疗效亦证明了这一点c
95例肺感染患者肺功能改变率为89.2%,说明肺功能检查对肺感染的诊断尚有一定局限性。微波对肺功能的康复作用优于药物治疗,原因在于微波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加速组织修复,从而加速了气道和肺部组织的弹性恢复,在消除炎症的同时,提高了肺顺应性,加快肺功能的康复。从而提示微波在综合治疗中,对肺功能康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议将综合疗法作为治疗肺感染的常疗法并应用于临床。在治疗中因微波直接作用于患者心前区,应注意微波的禁忌症,尤其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思者禁止照射理疗,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微波定向照射治疗冻疮37例疗效观察医院皮肤科董帼平
微波治疗在国际上应用已多年,在取代冷冻、电灼、激光治疗方面具有组织损伤小、无炭化的优点。在定向辐射治疗方面也具有独特的功效。
我科用微波定向辐射,治疗了37例病人,取得较理想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l)病例:
冻疮:37例,男性4例,女性23例,年龄在3~85岁,平均是58岁左右,均为每年冬季好发患者,病程短则月余,长则可达20余年。皮损部位:除面颊部,耳廓、足背趾伸侧各例外,其余34例均为手指及指掌关节伸侧。其症状及特征为:局部胀痛,遇冷时加剧,肿胀而且活动不利,表面部可见暗红色或红色水肿性、淤滞性的斑片。皮肤温度明显低于健康值。
其中6例伴有糜烂、渗出、破裂。
(2)使用方法:
用国产微电脑控制微波治疗机定向照射5分钟,每日一次,以0次为一疗程,输出功率为30~50W,照射仪与人体被照射定位的间距为2cm左右。
疗效判定
痊愈:自觉症状消失,水肿性或淤带性的斑片全部消退,原皮损处可见色素斑,创面愈合,皮肤温度正常。
显效:自觉症状消失,水肿消退,淤滞性的斑片变软,皮损处温度升高,糜烂创面结痂,有上皮生长。
有效:自觉胀痛减轻,水肿稍退,淤滞性的斑片无变化,糜烂创面干燥,结痂。
无效:症状与特征的无变化。
结果:
33例均在照射5~7次后痊愈;另外3例显效,l例有效,均为中断治疗的患者,痊愈率达83.57%,总有效率达00%。
不良反应
本组病例尚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
讨论
冻疮为皮肤科冬季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由上下小动脉收缩,久之血管麻痹而扩张,静脉淤血,局部血循环不良所致严重者可发生水疱、破裂、糜烂、溃疡。临床多年来尚无有效的、简便而理想的治疗方法。
采用南京产微波治疗机,其治疗的原理是:具有较深的穿透力,定向照射可达约2~5cm的深度,在预定的微波输出功率时,其前端可产生一个0×0mm的微波场。我们根据这一原理进行定向照射治疗冻疮,可使炎症组织内水分子的正负极位置随微波的电场极性高速运动,由于激烈的碰撞,组织分子间内部产生热量,创面很快凝固,干结,有利上皮细胞的生长。另一方面由于组织内部热量的迅速上升,加快了血循环,增强了新陈代谢,改善了局部均营养,提高了组织的再生力,促进血管功能的恢复而使冻疮淤滞性的斑块消失而达痊愈。
()本组病例的治疗中痊愈率达83.57%,总有效率达00%,可以证实微波定向照射治疗是受病人欢迎的、疗效理想的、简易的一种治疗手段。
(2)微波具有较强的渗透力,利用这一效应可以治疗一些溃疡或慢性难治性的软组织疾病,亦十分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微波治疗慢性盆腔炎小结陕西医院妇科张宁海
[摘要]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生殖器及周围组织发生炎症性改变而言。它是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对于慢性盆腔炎来说有两大困难,一是诊断困难,二是治疗困难。我科自采用国产微波妇科治疗机,治疗慢性盆腔炎(包块型)三十例,收到较为显著疗效,现小结如下:
慢性盆腔炎性诊断标准
(—)自觉症状:(l)有或无急性盆腔炎病史;(2)起病日期和时间很难说清楚;(3)下腹胀疼,下坠感;(4)腰骶部酸痛或消化不良,周身不适等;(5)阴道分泌物且多,白色、黄色或无腹臭味;(6)有或无性交痛、痛经。
(二)妇科检查:()宫体正常或略增大,活动度差;(2)盆腔一处或多处压痛;(3)有或无炎症包块或条索状改变。
呈现盆腔包块的声像表现,具备上述(—)的(3)、(4)项,(二)的()、(2)项即可诊断为盆腔炎包块。
临床资料与方法
、患者:门诊8例,住院2例,年龄最小23岁,年龄最大45岁,平均年龄35岁。
2、治疗方法:按微波治疗仪说明书操作,病人取平卧或斜坡卧位,辐射器放置患者下腹盆腔二角区一侧(包块侧)或正中,距离为2~3厘米。微波输出功率为40-60Iw,以患者感到温热感为宜。疗程每日次,每次5分钟,6~7次为一疗程,每例病人~2个疗程后即可按标准判定。
3、疗效判定:痊愈——临床症状消失,盆腔包块消失。无疼痛感。
好转——炎症包块吸收或明显减小。
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变,盆腔包块无变化。
疗效
本院全部病例治疗30例,显效率达86.7%,总有效率96。7%。
讨论
、微波现已广泛运用于医学领域,而微波辐射能使盆腔脏器局部温度迅速升高,改变血液循环,使代谢旺盛,促进炎症吸收和恢复,较其他治疗收效迅速。
2、慢性盆腔炎(包块)使患者腹痛、白带多等,严重影响妇女的健康及正常工作。我们用中药、灌肠另加之用微波热敷发现,微波与中药有协同作用。有短短的几个月中,用此仪器进行治疗,患者感觉舒适,效果显著。
3、本仪器安全可靠,很有实用价值,使用操作方便、简单、无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而且省力、省时,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是一种简便、高效的新型治病方法。
附典型病例
患者王桂艳,女,46岁,千部,住院号,住院3天。入院症状月经量多(每次用纸3卷以上)十余年,色暗有小血块,周期正常,伴腰疼痛,头昏,双目干涩,全身乏力,脉沉细。妇查:已婚,阴:畅,宫颈光滑,宫全:中位、稍大、活动,附件:双侧(—)B超示:子宫6.3×4.8×4.2m,探及2×2cn肌瘤,后穹窿探及.7cm液性暗区。人院治疗,口服中药、灌肠、微波治疗两序(功率40W,时间5分钟)后,B超复查示:子宫5.7×4.9×4.4cm,宫腔浅居中,,官内回声均仁,后穹窿暗区为lcm,疼痛完全消除,盆腔体症消退,再治一个疗程其包块消失。
微波治疗53例前列腺增生症报告医院附院泌尿外科
赵雷峰陈久发刘敏刘明邹建安
自我科采用微波治疗机治疗门诊和住院前列腺增生症病人53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53例,均为男性,年龄57~79岁,平均年龄为66。2岁。本组患者病程最短为三个月,最长为6年,治疗前症状有尿频、夜间排尿次数3~6次不等,尿线细,排尿无力,肛检:前列腺I度一Ⅱ度肿大、中央沟变浅、表面不滑有27例;前列腺Ⅲ度肿大、中央沟消失、表面光滑2例;前列腺Ⅲ度以上肿大、前列腺表面隆起、光滑有5例。前列腺B超检查均比正常增大,报告为前列腺增生症,同时测膀胱残余尿30=60ml有3例,60~00ml有8例,00ml以上有4例。
本组53例患者中,合并有不同程度心、脑血管疾症包括高血压5例,呼吸系统疾病3例,糖尿病2例。
诊断标准
、临床症状:尿频夜间尿次数增多、尿线细、排尿无力。
2、肛门检查:前列腺肿大、中央沟变浅——消失——隆起。
3、B超检查:前列腺体积增大,膀胱内出现残余尿。
本组病例均选自本科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根据主观症状和肛门指检及B超检查确认为前列腺增生病病人,接受微波治疗。治疗时将计时器定5分钟,将功率调到0或20w,病人有热、舒适的感觉为度。病人采取侧卧位,将微波探头套上塑料套,涂上石腊油,轻轻放人肛门约4cm。
治疗效果分析
、疗效标准:()显效一排尿症状明显改善,膀胱残余尿亦明显减少,平均减少20~30m。(2)有效一排尿症状膀胱残余尿均有所改善或减少。(3)无效一排尿症状和膀胱残余无明显改善。
2、治疗结果:本组53例,显效9例,占35.8%;有效23例,占44.%,显效和有效42例,总有效率79.9%;无效Ⅲ例,占有20.7%。
典型病例
例一:张某某,男,62岁,尿频,夜间为3~4次,尿线细、排尿无力、有2年病史,症状逐渐加重。肛门指检前列腺Ⅱ度肿大、中央沟变浅,一面光滑,B超检查前列腺横径4.3cm、厚径3.2cn、纵径3.6cm、包膜形态规则、内部回声光点稍强、分布欠均匀、膀胱余尿50ml,B超诊断报告前列腺增生症c经微波治疗5次,尿次明显减少,夜间尿次为~2次,肛检前列腺大小变化不大,B超测膀胱残佘尿为30ml。
例二:陈某某,男,7岁,尿频,夜间尿次4~5次,尿线细、排尿无力、有5年病史,症状进行性加重,同时伴有糖尿病。肛门指检前列腺Im度肿大,中央沟消失、表面光滑。B超检查前列腺横径4.5cm、厚径3.5cm、包膜尚光整、内部回声光点均匀、膀胱残余尿70ml,B超诊断报告前列腺增生症。经微波治疗5次,尿次明显减少,夜间尿次~2次,肛检前列腺大小变化不大,B超测膀胱残余尿为40m。
讨论
前列腺增生症状为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该病要害为影响排尿,造成排尿困难,为进行性加重,甚至发生急性尿潴留,在排尿困难基础上,膀胱内出现残余尿,随着残余尿增加,膀胱壁肥厚,影响输尿管内尿淮引流,造成肾功能损害。
前列腺增生症引起排尿困难,是因为膀胱出口梗阻造成的,可分为动力因素和静力因素。增大的前列腺引起梗阻是静力因素,平滑肌的张力是梗阻的动力因素。α受体阻滞剂可以命名前列腺平滑肌松弛并降低前列腺尿道阻力。微波经肛门对前列腺照射,当微波功率0W~20W时,组织穿透深度为3=4cm,可达到前列腺,产生热效应,使前列腺加温38~4℃。症状改善一般可在治疗后当天至一个月之间出现,早期症状改善,可能与微波热效应破坏了局部α受体有关,使平滑肌松弛,降低前列腺尿道阻力,改善排尿症状,后期效果则系微波加热后腺体逐步萎缩所致。
微波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安全、简便、有效。本组53例,没有一例出现血尿、直肠粘膜损伤等并发症,仅有少数病人有直肠刺激感,想排便,叫病人做深呼吸,分散注意力,刺激感即消失,极少数病人,暂终止治疗,人厕后可继续治疗。
微波辐射治疗肛门性疾病及肛门皮肤病的临床报告肛肠疾病是一类常见病、多发病,其治疗方法也较多。我科应用微波技术治疗肛肠疾病,收到良好效果。现将肛肠科系统观察的应用微波辐射治疗的43例肛肠病的情况如下。
一般资料
l、性别:男96例,女47例。
2、年龄:~20岁4例,~30岁34例,~40岁37例,~50岁38例,-60岁24例,6岁以上6例。
3、职业:工人76例,干部30例,教师8例,学生4例,农民5例,职员20例。
4、诊断:炎性外痔4例(其中肛门水肿范围在2×2×cm2以上若有22例;血栓外痔8例。默顿性内库4例;肛窦炎、肛乳头炎30例;肛门湿疹36例;肛门瘙痒症4例。)
(一)腔外辐射器
主机选用医用微波治疗仪,通过同轴导线与特制的辐射头相接,辐射头固定于可升降的固定架上。一般距离病灶(肛门).0厘米。功率50w,每次照0分钟,每日照射一次,5天为一疗程,适应于炎性外痔(肛门水肿)、血栓外痔、嵌顿性内痔、肛门湿疹、肛门瘙痒症等。本组病例,采用腔外辐射治疗的有3例,占79.02%。
(二)腔内辐射器
腔内辐射器长4cm,直径.5cm,表面光洁度高,系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可直接接主机,外套橡皮套,涂以石腊油,缓缓置人肛内,功率在2~3W,每次照射0分钟,每天次,5天一疗程。适应于肛篆炎、肛乳头炎及内痔出血等。本组应用腔内辐射器治疗的有30例:占20.98%。
治疗效果
(—)疗效判断标准
l、痔疮及肛窦炎
()痊愈:在二个疗程内,症状及体征均消失。
(2)显效:在二个疗程内,症状消失,体征改善。
(3)好转:在二个疗程内,症状减轻或改善,体征改善或无变化。
(4)无效:在二个疗程内,治疗前后无变化。
2、肛门皮肤病
(l)痊愈:在三个疗程内,肛门瘙痒、潮湿、疼痛等自觉症状消失,皮损消退。
(2)显效:在三个疗程内,肛门瘙痒、潮湿、疼痛等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局部皮色好转,潮湿、皲裂等症状改善。
(3)好转:在三个疗程内,肛门瘙痒、潮湿、疼痛等自觉症状减轻、皮色、皲裂、皮损改善不明显或无改善。
(4)无效:在三个疗程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均无变化。
(二)疗效及治愈时间
l、痔疮:63例痔疾患者,痊愈46例,占73.02%;显效0例,占5.87%,好转7例,占.%,总有效率为00%。在治愈的46例中,平均治愈时间6.28±.63天。
2、肛门皮肤病:50例肛门皮肤病患者,近期治愈30例,占60%,其中二个疗程内治愈20例,三个疗程内治愈8例,平均治愈时间的0.97±2.58天。显效2例,占24%,好转7例,占4%,无效例,占5%,三个疗程内总有效率达95%。
3、肛窦炎:30例肛篆炎,痊愈23例,占76.67%,显效4例,占3.33%;好转2例,占6.67%,无效例,占3.33%。治愈时间,最短3天,在治愈的23例中,平均治愈时间5.35土l.9天。
讨论
经临床观察,微波新技术应用于肛肠疾病的治疗,具有显著的消肿镇痛,燥湿止痒之功效。炎性外痔及血栓外痔主要是由于局部血液及淋巴回流障碍、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或小血管破裂,使局部产生水肿或血肿,刺激肛周末梢神经而产生疼痛、坠胀。而微波对水肿组织有较强吸附作用。可加强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使水肿消退。另外,微波具有较强的磁场及穿透力,可使局部病变组织受热均匀,可避免热水(或中药)坐浴或激光、红外线等热疗机受势不均状态。我们对应用热水坐浴加清凉臂外敷的22例炎性外痔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了统计,发现有5例在治疗5天内症状缓解,占22.73%,6天以后,症状缓解的有7例,占77.27%,症状消失平均时间7.5±2.天,而本组63例外痔(包括血栓外痔等),5天以内症状缓解6例,占34,78%,由于微波对肛门部的水肿及血肿有显著的促进消散吸收作用,故止痛作用较显著。
微波新技术应用于肛门皮肤病,不仅可减少渗出,而且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本组有20例皮肤病在辐射前后做了细菌学检查,辐射前共培养出真菌7例,细菌0例,经过一个疗程辐射治疗后发现5例真菌被杀灭,7例细菌被杀灭,这可能与微波对水的热效应破坏了真(细)菌的生存条件以及微波磁力线的作用改变了生物体内的生物性状有关。本组皮肤病中有0例患者系经中药坐浴及外用药物的治疗后效果不显采用微波辐射治疗,经微波辐射治疗后均获显效。另有5例因对某些药物过敏而引起急性肛门湿疹,皮损范固大(一般在5cm2以上),渗出多,经微波照射后,均在二个疗程内获痊愈。因此,我们认为,微波辐射对渗出多,皮损范围大的急性肛门湿疹尤为适宜。
利用微波具有杀、抑菌以及镇痛消肿之作用原理,我们把特制的腔内辐射头置于肛内,在腔内辐射治疗肛窦炎、肛乳头炎,其效果也是比较满意的,但主要适用于慢性及早期肛窦炎、肛乳头炎,其效果也是比较满意的,但主要适用于慢性及早期肛窦炎、肛乳头炎,对于局部感染较重,甚至伴有全血中毒症状(发热)者则不适宜。本组一例无效患者则系感染较重,后形成肛门脓肿。
此外,因微波辐射具有活血消肿,燥湿止痛、止痒之功效,还可用于疮面延期愈合以及疤痕挛缩之患者。
综上所述,微波辐射治疗肛肠疾病是一种简单易行(可不脱内裤)、适应症广、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的新的治疗方法。
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最好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