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在没有明显外伤的情况下,在休息时、夜间睡觉时出现疼痛要格外警惕,不一定是生长痛,还可能是骨肉瘤!
骨肉瘤是什么?
骨肉瘤是一种罕见病,其发病率较低,约为百万分之三。骨肉瘤俗称“骨癌”,是儿童和青少年人群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尤其是处于青春期快速生长的孩子,骨肉瘤是来源于间叶组织的原发恶性骨肿瘤,发病率在原发性骨肿瘤中占第二位。
骨肉瘤专盯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10至25岁儿童及青少年群体,骨肉瘤可以累及股骨、胫骨、肱骨、骨盆、脊柱、足跟等骨骼的各个部位,其中以膝关节周围最为常见。大多发生于膝关节或肩关节周围,如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肱骨近端。
骨肉瘤的恶性程度较高,发展迅速,发生远处肺部转移是骨肉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有啥症状?
骨肉瘤的早期表现很隐匿,但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疼痛和局部软组织肿块,病情严重的患者还可能出现关节活动受限、病理性骨折以及体重明显减轻等症状。
1、疼痛骨肉瘤患者早期多为间歇性隐痛、活动后加重,随着病情进展逐渐转为持续性剧痛,夜间疼痛尤为明显,休息、制动或服用一般止痛药缓解不明显。
2、肿块当肿瘤组织肆虐生长侵犯临近软组织时就可能会出现局部的软组织肿块,肿块摸起来呈中等硬度并伴有十分明显的压痛。
如何诊断?
规范化的骨肉瘤诊断都要遵循临床、影像、病理三结合的原则。医生首先会依据查体和影像学检查,评估患者是否存在骨肉瘤的可能性,如可疑为骨肉瘤则需进行病理活检,即手术切取或穿刺获取肿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病理是骨肉瘤诊断的“金标准”。
如何治疗?
目前,临床上最为推荐的是“三明治”疗法,由术前新辅助化疗、保肢或截肢手术、术后化疗三部分组成,还包括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辅助治疗手段,治疗周期大概在8至10个月。
术前新辅助化疗
患者一旦确诊患有骨肉瘤,需尽早开始2个周期的新辅助化疗,通过化疗缩小肿瘤、降低手术难度、为患者保肢增加机会。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成年人化疗敏感性较差,可能会考虑不应用新辅助化疗而直接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在新辅助化疗结束后,患者需尽快进行手术治疗。随着外科技术的进步,目前大多数的骨肉瘤患者是可以保肢的,通常医生会将肿瘤瘤段完整切除并安装肿瘤型人工假体的方式来进行保肢手术。近年来,随着3D打印技术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骨肉瘤患者有了更好的手术方案选择。相对于传统的组配式假体,3D打印假体可针对每名患者不同的病变特点设计个体化的手术方案,实现精准切除和高匹配度重建,从而获得更好的手术效果。
术后化疗
患者术后还需进行为期半年以上的辅助化疗,以进一步降低肿瘤复发、转移的风险。在化疗结束后需要听从医生的安排规律复查。高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是骨肉瘤重要的两个肿瘤学特征,定期随访的目的就是通过局部和全身的检查来及时发现复发和转移病灶,并且在随访期间进行肢体功能康复锻炼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