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在电视剧中看到,某位黑社会大哥一派威风,横着眼睛转一转脖子,掰一掰手指,就会发出“咔咔”的响声,于是众人或目瞪口呆,或望风而逃。那么,这“咔咔”声是怎么回事呢?能说明这位“黑大哥”武功超强吗?其实,这只是指关节发出的声音。
我们之所以能灵巧地活动身体各部位,全依赖关节的存在。成人有块骨头支撑起我们的身体,而关节就是骨与骨之间连接的纽带。每个关节都是由纤维结缔组织、软骨与骨连接形成的,外面包裹着关节囊,与关节面构成了一个封闭的关节腔,这个小空间里存储的有润滑、缓冲作用的关节滑液,能够确保我们活动自如,不会像僵尸一样全身僵硬,跳着走路。
关节的基本结构
为了使对应的关节面互相紧密贴合,关节腔内的压力是小于大气压的,这使关节更趋稳定。当突然受到外力拉动弯折时,腔内的空隙随之变大,压力降低,溶解在滑液里的气体便析出形成小气泡,又迅速破裂扩散而发出弹响声。
来自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磁共振实时电影成像对这一过程进行了记录,为我们展现了有关“关节发声”的更多细节。
研究者们找到了一位成年男性志愿者,并对他双手的十个掌指关节分别进行了观察。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利用了一种特殊装置(如下图),让受试者俯卧在MRI机器中,固定手掌,将待观测的掌指关节固定在射频线圈上,并将该关节对应的手指插在管状指套中,指套与一根绳子相连。随后,通过缓慢牵拉绳子拉伸关节腔,就可以让关节发出声响。
研究中所用的实验设备
在对十个手指关节进行的实验中,有五次在关节发出声响后立即停止牵拉,而其余的五次实验在发出声响后再持续施力5秒钟左右。通过MRI实时成像,研究者们捕捉到了关节腔内部的动态变化。
通过对影像的分析,研究者们发现,当关节受到拉力时,关节面一开始并不会发生明显的位移,而当拉力克服了阻力之后,关节腔会较快地发生拉伸,并产生一个黑色的气体“空腔”。在关节发出声响时,这个空腔持续存在,而且没有破裂的迹象。
由此看来,气体空泡的形成与关节发出声响的关系比较密切,而“气泡破裂发声”的假说则没有找到证据支持。
GIF动图:实时核磁成像记录下关节拉伸并发出声音的过程
除此之外,研究者们还有一个意外发现:在关节即将发出声响的瞬间,他们从图像中发现了一处信号增强的白点。
之前并没有人报告发现过类似的现象,它出现的原因也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研究者在图像中发现的“白点”
由于MRI技术的局限,该项研究无法详细观测到发出声响时关节内部各处发生的变化,也无法解释牵拉停止之后空泡是如何消失的。同时,研究者们也还无法解释为什么空泡形成的过程中会出现如此明显的声响。
这还只是一个初步的研究,不过,它也为我们理解这个生活中常见现象的本质提供了更多信息。
全身都会“咔咔”响不仅我们在电视剧中见到的这种示威性的掰手指的脆响声,当我们突然伸展四肢、扭转身体时,也可能会听见自己的胳膊、腿或腰部发出“啪啪”的响声,不过声音比较沉闷,一般也没有疼痛或不舒服的感觉,而且不可以短期内重复发生,必须等关节静止一段时间后才会再次有响声。这被称为生理性关节弹响,常见于中青年人群,幼儿不会出现,少年时期和老年阶段也比较少见。
由于生理性关节弹响发生时,关节腔内的压力发生变化,关节囊受到拉伸,刺激滑液分泌增加,使关节的灵活性增加,所以适度的关节弹响能避免长期呆滞导致的关节功能退化,反而对身体有益。在医学上,有些医生会利用推拿方法让不适的关节发生弹响,可以起到舒筋活络、缓解痉挛等作用。
小心关节损伤虽然没有科学依据证明频繁的掰手指会导致软骨损伤、关节炎等健康疾病,但是如果哪天你耍帅过了头,一个用力过猛,就可能造成关节周围韧带急性损伤,或者肌腱错位,有这个习惯的小伙伴们可要多加小心哦。
除了生理性关节弹响外,有时候还会因为关节的损伤、病变等,连续发生关节弹响,响声或清脆或沉闷或磨砂质感,同时可能伴有痛感或感觉关节似乎被什么东西卡住,不能自如地转动了,这就是病理性关节弹响,医院治疗。
我们身体的每一个关节都至关重要,无论吃饭、走路、玩游戏都得靠各个关节协同合作才能完成,颈椎关节、肩关节、胯关节、肘关节、腰椎关节……缺一不可,我们平时要加倍爱惜自己的每一个关节,不要等到它“耍威风”不干活了再去着急后悔。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正规北京哪间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