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活动一直是孩子最喜爱的娱乐项目之一,在忘情嬉戏和互相牵拉对方的时候,如果用力过猛,很容易造成脱臼。此外,家长牵着孩子走台阶时,有时也会因怕孩子摔倒而向上用力牵拉,导致宝宝肘关节脱臼。
这种情况多见于2~3岁的宝宝,尤以女宝更为常见。
研究表明,关节脱位时年龄越小,就越容易复发,如果不加以重视,很容易发展成习惯性脱臼。每一次脱臼,关节就会损伤一次,对韧带和肌腱都有损伤。
那么,为何幼儿容易发生脱臼?作为家长,又该如何避免让孩子脱臼呢?下面就来跟安妈一起了解一下吧!
(图片来自网络)
什么是脱臼?
人的肘关节由三块骨头组成,分别是尺骨、桡骨小头和肱骨。
当肘关节做旋转运动时,桡骨头会围着尺骨转动。在尺骨上有条环韧带,会紧紧套住桡骨,防止桡骨在旋转的时候脱位。而5岁以下的宝宝关节发育没有成熟,韧带薄弱,所以当肘关节伸直或前臂内旋时,如果受到纵向拉扯,就容易出现桡骨小头从环状韧带内下半脱出,造成桡骨小头半脱位。
(图片来自网络)
如何发现宝宝脱臼?
脱臼后宝宝并不一定会大哭大闹,一开始可能看上去依然平静。从外观上看,孩子肘部往往没有明显的外伤肿胀或其他表现。但如果家长仔细观察,还是可以发现一些端倪。
1.疼痛
由于宝宝年纪较小,语言表达能力有限,疼痛的表现就是啼哭。如果家长碰触孩子手臂,孩子抗拒或者哭闹,一定要加以注意;
2.手臂拒绝活动
脱臼后,孩子通常会抱着受伤的手臂,手臂不愿意活动,尤其不肯做手臂上举或旋转的动作;
3.手臂活动不佳
随着受伤时间变长,疼痛会有所好转,但家长如果细心的话,还是能发现孩子不太愿意旋转受伤的手臂,活动还是不太灵活。
(图片来自网络)
发现脱臼后该如何处理?
如果宝宝出现了以上三种表现,再结合之前是否有不当的动作,一定要考虑桡骨小头半脱位的可能。
即使发生了手臂脱臼,也不要过于惊慌,首先安抚宝宝的情绪,可适当用大围巾折成三角形固定宝宝的患肢,然后应当立刻寻求专业的有经验的骨科医生,结合拉扯等病史及手臂检查作出诊断。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帮宝宝穿衣还是做游戏,都应该注意避免猛力提拉孩子的胳膊,即使要拉,也应该选择上臂部位,而宝宝在做游戏的过程中,也应告知宝宝们游戏中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平安好妈妈,作为专业的母婴知识平台,拥有强大的平安好医生·私家医生儿科专家团,每天和你分享干货满满、生动有趣的育儿知识,内容涵盖宝宝成长方方面面,助力新手妈妈变身育儿达人,一起养出健康好宝贝!
参考资料:
董芳习惯性脱臼危害大《大众卫生报》家庭医生年9月05日
艾颖孩子玩耍时关节脱臼怎么处理《现代养生》年5月
夏培天孩子易脱臼,莫强拉硬拽《江苏卫生保健》
这时候就是妈妈的好帮手——平安好妈妈出手的时候了!
医院儿科医生作者教你正确处理宝宝的湿疹问题避免走各种弯路耽误宝宝更有全方位的育儿指导帮助你把握宝宝健康成长的每一阶段让宝宝全方位发展让妈妈更省心!赶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