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颌面部最常见的疾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本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关节区疼痛、运动时关节弹响、下颌运动障碍等。多数属关节功能失调、预后良好;但极少数病例也可发生器质性改变。
1.病因 (1)精神因素:临床上,患颞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的病员,常常有情绪焦急、易怒、精神紧张、好激动以及失眠等症状。 ()咬合关系:患者多有咬合关系明显紊乱的情况,如咬合干扰、牙尖早接触,严重的锁?、深覆?,多数后牙缺失,咬合面过度磨耗等。 (3)关节负荷过重:经常咬坚硬食物、夜间磨牙、紧张时咬牙习惯,使颞颌关节负荷过重,会导致本病的发生。 (4)偏咀习惯:单侧咀嚼习惯会引起两侧关节不均衡运动,并影响两侧颌骨的发育和肌力量的平衡。长期的偏咀习惯易致颞颌关节功能紊乱。 (5)外伤、打哈欠张口过度、突然的寒冷刺激、不良坐姿及牙齿疾病等,也可造成颞颌关节、周围肌群和韧带的损伤而致发病。 (6)营养不良、内分泌失调等也与本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临床表现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发展过程一般有三个阶段:
功能紊乱阶段
结构紊乱阶段
关节器质性破坏阶段
其临床表现一般有以下三个主要症状: (1)下颌运动异常:正常成人自然开口度平均约3.7厘米,开口型不偏斜,呈“↓”。本病患者则会出现开口度异常(过大或者过小),开口型异常(偏斜或者歪曲),开闭口时关节出现绞锁等。 ()疼痛:主要表现为开口和咀嚼运动时关节区或关节周围肌群的疼痛。如关节有器质性破坏或肌痉挛时,相应的关节区和肌组织会有压痛。 (3)关节弹响和杂音:正常颞颌关节在下颌运动时无明显的弹响和杂音。本病常见的异常声音有①弹响音,即开口运动中有“卡、卡”的声音;②破碎声:即开口运动中有“卡叭、卡叭”的破碎声音;③磨擦音,在开口运动中有连续的似揉玻璃纸样的磨擦音。 (4)此外,还常伴有许多其它症状,如各种耳症,各种眼症,以及吞咽困难、语言困难、慢性全身疲劳等。4.自我诊断 (1)好发于青壮年,女性多见。 ()一般都有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征的病史。 (3)有关节弹响、疼痛的主诉症状,疼痛与下颌运动、咀嚼有关。 (4)检查时发现颞颌关节运动异常(开口度过大过小,开口型偏斜歪曲)。 (5)X线片检查:X线片可发现有关节间隙改变和骨质的改变,关节造影可发现关节盘移位、穿孔及关节周围组织的变化。 (6)关节内窥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关节腔内的病变,根据观察到的结果直接作出诊断,还可以在镜下取材做活检。1.防治原则 (1)以保守治疗为主,采用对症治疗和消除或减弱致病因素相结合的综合治疗。 ()治疗关节局部症状的同时应改进全身状况和病员的精神状态。 (3)对患者进行医疗知识教育,使病人了解疾病的性质、发病因素,使患者增强信心,配合医生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自我治疗、自我保护关节。 (4)循序渐进,确定一个合理的治疗方案。
.采用的治疗方法有: (1)服药:常用的有消炎痛 ()理疗:可选用局部红外线照射、氦氖激光照射,每次0分钟,1日1次,连续照射1周为1个疗程。 (3)磁铁疗法:适合于家庭治疗用 (4)还可以采用局部注射疗法、正畸矫正等方法。如果有明显手术适应症的,也可采用手术疗法。3.治疗要点 (1)翼外肌功能亢进:主要是调整翼外肌功能 ()翼外肌痉挛:主要是解除肌痉挛。
①理疗
②神经阻滞疗法
③中药局部热敷、药罐、推拿等亦均有一定疗效。 (3)咀嚼肌群痉挛:治疗同翼外肌痉挛,但以温和的物理治疗为宜。同时可服用镇静、肌松弛剂,如安定、肠溶阿司匹林。 (4)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可行关节盘复位术。 (5)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首先可使用手法复位,方法同关节急性前脱位手法复位法,复位成功,可听到一弹响声,然后再按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治疗。手法不能复位的,严重的则行关节盘复位术。 (6)关节盘穿孔、破裂:应遵循合乎程序的以保守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综合治疗无效的,则根据病情考虑关节盘修复术或摘除关节盘。 (1)饮食原则上不予限制,但应避免咬嚼生冷坚硬的食物。 ()消除精神紧张的心理状态,保持精神乐观、放松、心胸开阔的精神状态。注意劳逸结合,积极参加文体活动。 (3)工作紧张时不要养成咬牙的习惯。 (4)勿大张口,打哈欠时要注意保护下颌关节。 (5)冬季时注意面部防寒保暖。 (6)拔除阻生牙时,注意保护下颌关节;其它口腔内治疗时,应注意不让病人长时间地大张口。
病因鍖椾含鐧界櫆椋庝笓绉戝尰闄㈠湪鍝噷鐧界櫆椋庢湁浠涔堜腑鑽埗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