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关节最常见的脱位是舟骨月骨脱位、月骨周围脱位、腕骨间脱位和月骨脱位。为了更好理解腕骨脱位的方式,Johnson强调了所谓的易损带(腕关节损伤最常见部位)(图7-82)。
已知两种主要类型的损伤:小弧形损伤和大弧形损伤。小弧形损伤包括按顺序出现的舟骨旋转半脱位、月骨周围脱位、腕骨间脱位和月骨脱位,而大弧形损伤包括与月骨邻近的任何一个骨的骨折并伴有脱位。把腕骨稳定到尺骨和桡骨远端的腕关节韧带,桡骨-头状骨和头状骨-三角骨韧带是稳定远侧列腕骨的主要结构,近侧列腕骨由掌侧桡骨-三角骨、背侧桡骨-腕骨、尺骨-月骨、尺骨-三角骨和尺侧副韧带来稳定。图7-82腕关节易损带
阴影区域表示腕骨“易损带”,绝大部分骨折、骨折脱位和腕骨脱位都发生在这个区域,小弧形勾画出“脱位带”,而大弧形勾画出“骨折-脱位”带舟骨远端由桡骨-头状骨和桡侧副韧带来固定,舟骨近端由桡骨-舟骨和舟骨-月骨韧带来固定(见图7-41)。Mayfied和Yeager、Dalinka、Gilula强调小弧形损伤的四个阶段模式(图7-83)阶段I为舟骨月骨脱位和舟骨旋转半脱位;阶段Ⅱ为头状骨脱位,也称为月骨周围脱位;阶段Ⅲ为三角骨和月骨关节破裂而导致腕骨间脱位;阶段IV为月骨完全脱位。这种模式遵循从最轻的损伤——由桡骨舟骨、掌侧桡骨头状骨和掌侧舟骨月骨韧带撕裂而造成舟骨月骨分离(舟骨旋转半脱位),发展到更严重的月骨周围脱位——增加了一个桡骨头状骨韧带撕裂,继续发展到更严重的损伤——腕骨间脱位(头状骨向月骨背侧脱位和半脱位,但是没有与月骨完全脱位),当伴有桡骨三角骨、尺骨三角骨的背侧和掌侧韧带撕裂时发展成最严重的损伤——月骨脱位(此时出现背侧和掌侧桡骨腕骨韧带的桡骨月骨纤维束撕裂,从而造成月骨完全没有韧带附着)。图7-83小弧形损伤
小弧形损伤的连续阶段,阶段I代表了以舟骨月骨脱位或舟骨旋转半脱位为表现的舟骨月骨韧带的破坏;阶段Ⅱ代表了以头状骨脱位(月骨周围脱位)为表现的头状骨月骨韧带破坏;阶段Ⅲ代表了三角骨月骨韧带破坏,因为三角骨和月骨之间的关节破裂导致腕骨间脱位;阶段IV代表了由背侧桡腕韧带破坏造成的月骨完全破裂
两个重要的腕骨正常关系(一个在腕关节侧位可见,一个在腕关节背掌位可见)的鉴别有助于辨识异常。在腕关节中立位侧位片上显示桡骨、月骨、头状骨和第三掌骨的长轴呈直线排列(图7-84)在腕关节中立位背掌位片上,Gilula提出三个平滑的弧形勾画出近侧列和远侧列腕骨。
弧I把舟骨、月骨和三角骨近端关节面连在一-起;弧Ⅱ勾画出上述骨远端凹面;弧Ⅲ由头状骨和钩骨远端凸面所形成(图7-85)。这两个关系改变的重要性将在后面部分讨论。
图7-84纵向轴线
腕关节侧位X线片上桡骨、月骨、头状骨和第三掌骨的中心轴自然形成一条直线
图7-85腕骨弧
在正常腕关节背掌位X线片上3个平滑的弧线勾画出近侧列和远侧列腕骨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知识分享,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绝
技
和派圆针
拒绝关节置换的独门针法
国家专利认证针具,圆润弹头扁铲钝口形
完全超越古九针针刀,避免伤害神经血管
最高安全系数打造疼痛传奇
治愈率为90%以上,总有效率基本为%。
“拒绝关节置换,医院手术的路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圆针并不是一把冷冰冰的工具,而是有生命能量的,不仅是医者手的延伸,更是能量与治疗心念的呈现,这就是仿生能量学设计赋予和派圆针生命的意义。
——和派圆针发明人何峙君
中卫联疼痛培训全国免费统一咨询热线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