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的早期症状表现有哪些?日常生活需要注意什么?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膝盖痛、腰背痛,尤其是上下楼时膝盖痛,休息后稍有恢复,但阴雨天疼痛往往又加重,很可能是骨关节炎。骨关节炎高发于中老年人,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50%。过去,人们常常将骨关节炎视为老年病。但事实上,骨关节炎日趋年轻化,所有年龄段的人(包括儿童)都应警惕。关节在人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一旦关节受损,影响的不仅仅只是一个地方,其他身体部位同样受到牵连,给我们日常行走、拿东西、生活带来了各种不便。据有关资料显示,骨关节炎在我国的总发病率约为13%,骨关节炎患者超过1亿,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但它的诊治却一直被忽视。■专家讲解骨关节炎的早期症状其实原发性骨关节炎多发生于老年人,但是因创伤、超重肥胖、累积劳损、关节不稳定或先天性疾病等原因引起的继发性骨关节炎则可发生于青壮年,儿童也不例外。而在骨关节炎正式发病之前,它也是有一定征兆的,能早期根据这些征兆发现它,那么我们也能预防骨关节炎发展为慢性骨关节炎及对关节的损害。01关节僵硬骨关节炎患者长时间不活动,关节会像上了锁一样动弹不动,早上起床时表现的更为明显,因此称为晨僵。晨僵是膝骨关节炎早期常见的症状,一般持续几分钟,很少超过半小时,活动后可以缓解。骨关节炎晨僵时间一般较为短暂,这一点可与类风湿关节炎相鉴别。02关节疼痛在关节软骨磨损初期,表现为没有疼痛或间断性隐痛,因此也容易被忽略。随病情进展,在日常活动中会感到明显的疼痛,休息后可缓解。尤其是膝关节屈曲过度、负重较大、运动过久时,如上下楼梯、爬山、跪坐、下蹲起立等。随着病情进一步进展,疼痛转化为持续性,常常一连几天不能减轻,甚至夜不能寐。03关节肿胀磨损脱落的软骨碎屑夹在关节中间,可引发轻度的炎性反应。以膝骨关节炎为例,关节周围的滑囊炎、腱鞘炎也很常见,都可能导致关节肿胀;如果有滑膜炎发生,则可引发膝关节积液、肿胀,但关节渗出液量一般不会很大。04关节摩擦音骨关节炎患者软骨磨损脱落后,软骨下骨端失去软骨的保护,在膝关节屈伸过程中,粗糙的骨面之间直接摩擦,就会发出低沉的“咔嚓咔嚓”声,这就是关节摩擦音。如果已经出现了上述的症状,不可延误,医院进行相关的诊断,明确病因并积极治疗。此外,患者不可仅凭某些症状自我判断、自行用药,骨关节炎易与类风湿关节炎、疼痛等其他关节疾病相混淆,需专科医生结合症状与检查结果确诊后再个性化用药。哪些人需要警惕骨关节炎一说到骨关节炎易患人群,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中老年人群,尤其是中老年女性。随着关节软骨的退变,中老年人易患骨关节炎,而绝经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的改变,让她们更容易患病。而除了年龄和性别,骨关节炎的发生还受多种原因影响,如肥胖、疏于运动、运动过度等。而以下人群,无论哪个年龄,都要警惕骨关节炎:受害族群①:肥胖超重的人体重超标会给全身多关节加重负担,其中以膝关节为最。膝关节结构复杂,在人体从事攀登、跳跃、蹲起等动作时,髌骨软骨承受的压力高达体重的5~8倍。体重增加一分,软骨磨损就加剧几分,久而久之,就更容易患膝骨关节炎。受害族群②:不爱运动的人疏于运动的人容易患骨关节炎。膝关节软骨的营养主要来源于关节滑液,其营养代谢是在关节挤压的过程中完成的,而对于长期不活动的人来讲,关节软骨就容易缺乏营养供给,容易老化。其次,缺乏运动还会导致关节功能退化,以及关节周围肌肉萎缩,容易关节不稳定,进而引起软骨退化加剧。受害族群③:关节劳损或创伤创伤和劳损是患骨关节炎的重要原因。包括长期从事负重、蹲位工作的人,长期从事体育锻炼的人等。这些人群,一方面膝关节长期承受过大压力,导致软骨磨损加剧,另一方面支撑关节的肌肉、韧带易受伤,容易造成关节不稳定,这两个原因都可导致骨关节炎发生。受害族群④:“时尚爱美”的人在骨关节炎的危险因素中,关节受凉容易被忽视。在寒冷的冬季,有些人仍然露脚踝,有些女性仍然穿短裤、短裙,都容易导致关节受凉。此外,穿高跟鞋也容易让膝关节磨损加剧,女性朋友要少穿高跟鞋,鞋跟也最好不超过6厘米。预防骨关节炎需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无论是老人还是年轻人要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平衡膳食,适度运动,保暖防寒,注意关节的保护,减少患关节炎的风险,对于已经出现关节炎的病人,需要长期控制治疗,减缓关节的老化,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根据不同时期选择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缓解疼痛,减缓关节的损害,提高生活质量!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天气湿度大,稍微受点风寒,都会让关节受凉,引起关节疼痛发作。因此湿冷天气要注意关节保暖,夏天少吹空调。尽量少上下楼梯、少登山、少久站、少提重物,避免让关节长时间维持同样的姿势、避免高强度、高负重的活动。要为关节减负,保持正常体重,女性应少穿高跟鞋。
转载请注明:http://www.cuwdh.com/hlff/16757.html